【特写】 多元身份 服务加倍 采访过程中,记者注意到一个独特的现象:兴园社区有两位社区工作者,在自己生活的小区,不仅被选派为小区秘书,还被居民选为业委会委员。 “社区工作者管理自家小区的事,自然会更加上心。”兴园社区党总支书记陈苗珍告诉记者,他们充分挖掘生活在各个小区的社区工作者,鼓励他们参与业委会选举,零距离为小区居民提供服务。 身兼“多元身份”,社区干部郑谊雅把自己定位为小区居民与社区的桥梁与纽带。一方面,她将区街以及社区的新政策、新服务传递给小区居民,当好讲解员、宣传员;另一方面,她及时排查、调解、化解小区内发生的矛盾纠纷,并为居民提供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文体活动等一系列服务,做好调解员、服务员。从倾听问题到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郑谊雅悄然完成了身份转换,赢得居民的信任与认可。 “我每天的工作就是社区到小区两点一线。”在兴隆新村小区,90后社区安全员周不匀发挥专业优势,把小区安全摆在第一位。自从担任业委会成员后,他为每个楼梯配备灭火器,每季度进行消防检查。同时,还积极参与小区电表、路面、煤气改造以及监控系统布点等工程。最令居民点赞的是,在他推动下,这个老旧小区全面“触网”,实现WiFi全覆盖,居民能随时随地免费上网。 兴隆新村小区干净整洁、秩序井然。 【专家点评】 探索基层治理特色道路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立法与法治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周望: 党的十九大提出,基层党组织要成为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小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基层治理的重心所在。湖里区探索建设“红色业委会”,通过在业委会发挥党员作用,创造性回答了党建如何引领基层治理、基层治理如何实现党的领导,探索出一条符合地方实际、具有湖里特色的基层治理道路。 |
相关阅读:
- [ 06-27]厦门老旧小区改造探索从“靠社区管”向“自治共管”转变
- [ 06-27]做好宣讲曝光不文明行为 厦门众多小区成功推行"高楼撤桶"
- [ 06-26]小区才建十来年多户阳台栏杆开裂 居民担心安全隐患
- [ 06-25]小区变菜市场 莲坂西小区业主投诉改造中的小区乱象多
- [ 06-22]厦门市金山街道将试点“小区医生” 让家门口看病更方便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