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张平原 论证 远赴青岛“取经”请教专家研究可行性 据市民政局数据,截至2017年底,厦门有城市残疾人2745人、农村残疾人1225人领取最低生活保障。这个数字背后,是贫困残疾人家庭对脱贫解困的渴望,对有效扶贫项目的切实需求。 厦门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原理事长张清钳表示:“我们开展残疾人福利工作,要慎之又慎,确保项目确实能改善残疾人的生存状况,真正造福残疾人。”为此,在正式启动“光伏助残”项目之前,基金会进行了大量的前期考察、调研、论证工作。 得知青岛在光伏扶贫方面已有多年经验,张清钳亲自带考察团前去“取经”。他们走访多个村庄,了解当地的光伏扶贫做法、建设成本和成效,考察光伏发电设备的技术成熟度。他们还到村民家中实地察看,询问村民的使用感受。听到村民对设备性能和收益情况均反映良好,基金会更加肯定了实施“光伏助残”项目的决心。 回到厦门后,基金会一次次地上门拜访厦门大学、厦门市科学技术协会的专家,向他们作技术方面的请教,咨询在厦门开展光伏发电的各种细节问题。他们深入了解国家、省、市有关光伏发电的扶持政策,反复论证项目的可行性。 张清钳表示,目前,国家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实行按照全电量补贴的政策,通过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予以支付;自用有余上网的电量,由电网企业按照当地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收购,“按照基金会选择的3千瓦光伏发电设备及厦门日照情况测算,每户贫困残疾人家庭每年可因此获得直接经济收益约3000元。” 试点 5户残疾人先受益项目效果获好评 同安洪塘镇一户贫困残疾人家庭试点安装了光伏发电设备。 2016年下半年,厦门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决定在岛外四区选取5户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试点,观察项目实际运作情况。家住同安区洪塘镇的叶女士,成为“光伏助残”项目的首个受益者。 低保户叶女士是二级重残,常年卧床在家。她的丈夫苏先生是一名退伍老兵,年纪已大,还要在家护理卧床的妻子,没有固定收入。基金会了解到叶女士一家的困难情况后,上门介绍了“光伏助残”项目,为这个低保残疾人家庭免费安装了一套3千瓦光伏发电设备。 这其中还有一段插曲。就在设备装好一星期后,供电公司还没来得及验收,台风“莫兰蒂”却袭击了厦门。一夜大风大雨过后,第二天一早,基金会工作人员赶紧联系施工单位到叶女士家查看情况。万幸的是,屋顶上的光伏发电设备组件和支架均毫发无损,这也给予基金会继续推动这一项目更大信心。 2016年10月,叶女士家的设备开始发电。一个季度后,她拿到了第一笔补贴款。看着银行卡上多出来的钱,叶女士开心地说:“这是实打实的好事,帮助了我们困难残疾人家庭。” |
相关阅读:
- [ 05-26]厦门首个农村垃圾分类上门收集直运模式昨启动
- [ 05-21]海翔大道占用农村公路用地私设停车场 昨被依法拆除
- [ 04-27]提高农村垃圾治理效率可向市场化借力
- [ 04-26]厦门农村土地纠纷人民调解培训昨日举行 80余人参加
- [ 04-23]翔安创新闲置农宅利用模式:农村闲宅腾办文创旅游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