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首批工作者(右排)向采访团一行回忆当年的建设感想。 东南网5月30日讯(本网记者 颜财斌)1980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厦门经济特区。30多年过去,厦门以“先行先试、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形成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厦门模式,创建了一个展示中国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亮丽窗口。5月30日上午,“四十年征程 e点赞厦门”全媒体接力行记者走进厦门湖里区,感受厦门的新发展、新风貌。 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是位于湖里区兴隆路23号,这座纪念馆的选址就是当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厦门并题词的所在地。1984年2月,邓小平同志为厦门经济特区题写了“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为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打气助力。该馆分为“厦门经济特区开创阶段”、“厦门经济特区发展阶段”、“增创新优势阶段”、“新跨越阶段”等四个展馆。通过上千件的影像和实物资料,记录着当年的厦门这个经济落后的边防滨海小城抓住蜕变的机遇,发出了特区经济建设的第一声炮响,发展成如今一座滨海小城的历史进程。参与活动的媒体记者们,透过一张张风云激荡的历史照片,体会着厦门人敢为人先、敢拼敢闯的精神,与她一次次书写中国对外开放的“第一”。 “30多年前,带着家人的不解,从美丽的鼓浪屿来到了这块建设中的2.5平方公里区域做社区服务工作。30多年,我见证了经济特区的建设和发展,热爱着我的社区工作,更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地方。”在厦门湖里区兴华社区,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陈旭玲向全媒体行记者介绍了社区建设发展情况。“520”工作模式是陈旭玲与她的社区团队在创新社区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工作方法,“5”是以党总支为核心,发挥社区居委会、小区共建单位、物业业委会、党员居民志愿者和公检法五大元素作用,共同参与改革开发特区建设;“2”是指百姓实现幸福、和谐的两大目标;而“0”是“由您真好”,打造服务零距离的多元共治改革开发新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