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自贸片区航空产业投资恳谈会昨日举行。(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供图) 厦门已成为国内最大的“一站式”航空维修基地,在全国乃至亚太地区都居于领先地位。图为技术人员正在维修飞机发动机。 (记者王火炎摄) 厦门日报讯 (记者 崔昊 通讯员许建民)昨日上午,厦门自贸片区航空产业投资恳谈会在京举行,发“英雄帖”邀请航空产业“大佬”,中国民航局、中国民航维修协会、美国大使馆、英国标准协会、波音公司、空客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航空器材集团、赛峰中国、法荷集团、荷兰航空、厦门海关、湖里区政府、厦航、厦门太古飞机、海翼集团、厦门航空工业等30多家政府机构、国内外知名航企、民企代表参会,共同就厦门航空产业发展机遇展开热烈讨论,共话行业未来,助力国产大飞机战略发展。 持续改革创新 增创产业发展新活力 从经济特区到自贸试验区,厦门始终肩负着国家改革开放试验田的使命。推动改革开放有很多抓手,自贸试验区在厦门改革开放中发挥了龙头作用。自贸试验区成立后,厦门把发展航空维修业作为推动产业高端化、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抓手,坚持问题导向,针对企业发展的问题,精准发力,不断改革创新监管机制、税收制度、政府服务等一系列举措,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产业环境,让企业在市场中更好地运作,更好地发展。 监管机制创新是自贸试验区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为了给航空产业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厦门借助自贸试验区这一先行先试平台,发挥制度创新优势,推动厦门航空维修产业的发展。”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局长林珍雅在会上介绍,针对通关时效问题,厦门海关全国首创了“修理物品+保税仓库”的监管模式,每架飞机减少停场时间1-2天,节约通关时间25%以上;制定境外外包、境内航空公司包修发动机的维修监管办法,助力企业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企业因此节约数十万元的关税及物流费用,并且物流时间缩短4天;创新解决生产能力布局的缺陷,争取海关特殊监管区外航空保税维修试点政策,支持企业开展全球航空维修业务;推动调降航材税率,节约企业成本。一系列创新举措突破了产业发展瓶颈,形成了较好的产业环境。 与会企业代表纷纷表示,厦门很重视航空产业发展,将持续予以关注和参与,并提出厦门要加强航空产业技术能力提升的研究等建议。 厦门航空作为本地企业代表分享了在厦发展的历程。厦航总工程师丁长兴表示,厦门市委市政府始终十分重视发展航空产业,不仅在航空维修方面,而且在飞机融资租赁方面主动作为,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打造专业服务团队,成为国内第三个开展飞机融资租赁业务的区域,有力地支持了厦航飞机租赁业务的开展。截至2018年4月,厦门自贸片区累计开展飞机融资租赁61架,其中,厦航完成51架飞机的租赁交易,总价值高达75亿美元。 “当前,厦门自贸片区与厦航积极探索在厦建设航材共享平台,降低航空公司和维修企业零部件的库存成本,节省零部件采购以及航材保障的时间,缩短航材交易周期,构筑新型零部件库存和管理模式。”丁长兴说。 创新业界共治 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未来自贸试验区航空产业相关政策规划的制定,将建立在业界共治的决策机制之上。近日,厦门主动服务对接国产大飞机战略,结合厦门航空服务产业发展现状,通过整合相关服务机制和资源,设立了航空服务产业协同发展委员会,建立业界、学界参与产业相关重大事项的决策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开展业界共治,加速厦门航空服务产业发展。 据悉,协同发展委员会下设产业发展委员会、协调委员会以及秘书处三个机构。其中,产业发展委员会代表业界发出声音,未来片区内航空产业相关政策规划需要这个委员会做评判,最大限度听取业界声音,服务企业切实需求。协调委员会则集合了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厦门海关等相关部门,及时协调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动监管模式创新和监管效率持续改进。 厦门太古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飞机维修企业,也是产业发展委员会的重要成员。本次恳谈会上,厦门太古商务董事蒋意达表示,厦门的魅力不仅在于环境,更在于政府的针对性政策,解决了企业发展的痛点。例如,在创新监管方式、人才保障政策、降低航材税率等方面,实实在在帮助企业解决了不少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拓展产业空间 打造航空千亿产业链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航空产业发展,全力推动“一站式”航空维修基地建设。恳谈会上,厦门“一站式”航空维修基地和厦门翔安莲河航空产业园的推介,吸引了不少来宾的目光。 根据厦门“一站式”航空维修基地的产业规划,将从深度维修、拓展部附件及新材料的研发制造、航材保障及供应链服务、大数据分析以及人才培训等四大领域推动厦门航空产业的发展。 在产业政策方面,厦门对新设企业有开办奖励,对大客户、固定资产投资、仓储及办公场所、企业员工培训支出等都有相应的扶持和鼓励政策。在吸引人才方面,对高端人才实行个税奖励,对实用人才、专业人才以及应届毕业生的生活和租房提供补贴,并推出了3万套公租房建设计划,为产业提供更好的支撑。 翔安新机场的建设,也给不断发展的厦门航空维修业开辟出新的发展空间。厦门机场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沈瑞全介绍了翔安莲河航空产业园的情况,他指出,新机场特地规划了一大片区域作为飞机维修产业的发展基地。 未来,莲河航空产业园的功能定位以科研、航空工业、保税物流、保税加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配套功能完整。“针对航空产业,我们梳理了三大主导产业、九大方向。”沈瑞全表示,第一个主导产业是空港核心产业,包括航空客运、航空物流、航空工业,而航空工业以维修为主。第二个主导产业是空港现代服务业,落实自贸试验区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第三个主导产业是空港高新技术,主要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海洋生物、数控。 伴随着翔安新机场建设的步伐,未来厦门航空服务产业将向岛外发展,并联合相关工业区,形成新的规模集聚区。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副主任陈敏表示,新的航空产业园是航空业界拓展事业的一个新平台,欢迎企业来厦共同参与航空维修基地的建设,共同参与国际产业的分工,做大航空维修产业的蛋糕。 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力以赴打造全球“一站式”航空维修基地,在继续推进改革创新的同时,积极对接国家相关部门,推动航材税率更加合理,监管更加合理,为航空产业、航空维修企业提供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做大做强厦门航空产业,打造航空千亿产业链,更好地服务国产大飞机战略。 数据 厦门航空维修业去年产值逾132亿元 1996年,厦门太古维修第一架飞机,截至目前已经为全球航空公司维修3000多架飞机,并建起六个机库。太古的发展已成为厦门航空工业发展的缩影。 自贸试验区最核心的任务是通过改革创新,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目前,厦门集聚了太古、新科宇航、霍尼韦尔、美国UTC等14家国内外知名航空维修企业,从机身维修到发动机、起落架、航电系统、零部件制造和航空技术培训等,产业链配套较为完善。2017年,厦门航空维修业产值132.6亿元,今年1月至4月产值47.71亿元,比增17%。厦门航空产业对我国航空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