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改革创新 增创产业发展新活力 从经济特区到自贸试验区,厦门始终肩负着国家改革开放试验田的使命。推动改革开放有很多抓手,自贸试验区在厦门改革开放中发挥了龙头作用。自贸试验区成立后,厦门把发展航空维修业作为推动产业高端化、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抓手,坚持问题导向,针对企业发展的问题,精准发力,不断改革创新监管机制、税收制度、政府服务等一系列举措,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产业环境,让企业在市场中更好地运作,更好地发展。 监管机制创新是自贸试验区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为了给航空产业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厦门借助自贸试验区这一先行先试平台,发挥制度创新优势,推动厦门航空维修产业的发展。”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局长林珍雅在会上介绍,针对通关时效问题,厦门海关全国首创了“修理物品+保税仓库”的监管模式,每架飞机减少停场时间1-2天,节约通关时间25%以上;制定境外外包、境内航空公司包修发动机的维修监管办法,助力企业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企业因此节约数十万元的关税及物流费用,并且物流时间缩短4天;创新解决生产能力布局的缺陷,争取海关特殊监管区外航空保税维修试点政策,支持企业开展全球航空维修业务;推动调降航材税率,节约企业成本。一系列创新举措突破了产业发展瓶颈,形成了较好的产业环境。 与会企业代表纷纷表示,厦门很重视航空产业发展,将持续予以关注和参与,并提出厦门要加强航空产业技术能力提升的研究等建议。 厦门航空作为本地企业代表分享了在厦发展的历程。厦航总工程师丁长兴表示,厦门市委市政府始终十分重视发展航空产业,不仅在航空维修方面,而且在飞机融资租赁方面主动作为,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打造专业服务团队,成为国内第三个开展飞机融资租赁业务的区域,有力地支持了厦航飞机租赁业务的开展。截至2018年4月,厦门自贸片区累计开展飞机融资租赁61架,其中,厦航完成51架飞机的租赁交易,总价值高达75亿美元。 “当前,厦门自贸片区与厦航积极探索在厦建设航材共享平台,降低航空公司和维修企业零部件的库存成本,节省零部件采购以及航材保障的时间,缩短航材交易周期,构筑新型零部件库存和管理模式。”丁长兴说。 创新业界共治 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未来自贸试验区航空产业相关政策规划的制定,将建立在业界共治的决策机制之上。近日,厦门主动服务对接国产大飞机战略,结合厦门航空服务产业发展现状,通过整合相关服务机制和资源,设立了航空服务产业协同发展委员会,建立业界、学界参与产业相关重大事项的决策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开展业界共治,加速厦门航空服务产业发展。 据悉,协同发展委员会下设产业发展委员会、协调委员会以及秘书处三个机构。其中,产业发展委员会代表业界发出声音,未来片区内航空产业相关政策规划需要这个委员会做评判,最大限度听取业界声音,服务企业切实需求。协调委员会则集合了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厦门海关等相关部门,及时协调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动监管模式创新和监管效率持续改进。 厦门太古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飞机维修企业,也是产业发展委员会的重要成员。本次恳谈会上,厦门太古商务董事蒋意达表示,厦门的魅力不仅在于环境,更在于政府的针对性政策,解决了企业发展的痛点。例如,在创新监管方式、人才保障政策、降低航材税率等方面,实实在在帮助企业解决了不少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
相关阅读:
- [ 04-27]厦门自贸区颁发新版知识产权扶持办法 保护“智慧财产”
- [ 04-20]福建自贸区厦门片区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召开
- [ 03-27]厦门自贸片区象屿国地税打造自贸区税务“信用生态圈”
- [ 03-23]湖里法院自贸区法庭近日登上全省法院工作简报
- [ 03-11]厦门自贸区商会举行换届大会 选出第二届领导班子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