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学文与台湾歌仔戏名家携手推动两岸文化交流。 厦门日报讯(文/记者 江海苹 通讯员 王星乐 图/由受访者提供)一部戏带动一个剧团的建设,推动一个剧种的发展,是曾学文对厦门文学艺术界最大的贡献。这些年,厦门歌仔戏剧团、高甲剧团、南乐团之所以在全国产生较大的影响,得益于他的剧作。有戏剧评论家这样评价:“他的剧作最接近厦门这个城市的特点,包含着这座城市特有的气质和现代感。”“在福建省的戏剧作家群中,他是个现代派……他的几部剧作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戏曲。”他创作的《邵江海》《阿搭嫂》等作品曾被中宣部、文化部选调晋京参加庆祝党的十八大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65周年华诞等活动的展演,显示了厦门艺术创作的实力与成就。 他感慨地说,被评上劳模,给了他“五星”的责任和压力,激发了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挖掘独具乡土文化的题材 “1983年,我参与《中国戏曲志·福建卷》的编撰,开启了我研究戏曲文化的第一扇窗。”曾学文谈起他和戏剧的渊源时,这个土生土长的厦门人表示,历史资料是研究中最宝贵的资料。而闽南丰厚的文化土壤给予他无穷的创作源泉,他喜欢从中挖掘独具乡土文化的题材,喜欢走传统和当代相结合的路子,继承传统,并创新发展。 虽然感觉自己的力量微薄,但曾学文表示仍愿意为闽南、为两岸的戏剧发展去做一点点小事,喜欢写贴近生活的“小人物”。 作为一名创作者,曾学文有很强的使命感,他清醒地认识到:你的艺术作品的风格和品相,以及诉求对象,不能滞后于城市的发展,必须寻求与厦门城市发展相适应的艺术创作之路。在他的作品中,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更多地关注现代人的情感、审美与追求。 为何他的作品如此引人瞩目? “是创新意识让我的艺术创作焕发出勃勃的生机。”曾学文说,例如厦门第一部小剧场话剧《日子》、第一部南音乐舞剧《长恨歌》、第一部囊括全国奖项大满贯和“五个一工程”优秀戏剧奖的《邵江海》、第一部实验歌仔戏《孟姜女哭长城》、第一部两岸共同合作的《蝴蝶之恋》都体现了这一点。但创新不是无根的浮云,创新必须承袭传统或前人优秀的经验和成果,创新是对传统的再创造。厦门保留有南音、歌仔戏、高甲戏等传统艺术,要在牢牢把握传统美学和艺术特征的基础上,赋予传统艺术新的审美趣味。 在他的作品中,还呈现了一种独特的具有精神层面和艺术层面的文化品格。一部戏的成功与否,就在于精神层面上,在于你在创作中传递什么样的情感、什么样的价值观。而一出戏好看与否,则需要美的外表。曾学文说:“我的戏之所以被称道,就因为我的戏有那么一点意思,好看。传统文化对于后来者是一种资源,一个基石,一种延续。继承传统,这种延续不是简单的保留、维持,而是对传统文化的不断丰富和重塑。继承与发展是戏剧界永远的命题,丰富传统艺术的现代表现力是我这十年实践的理论依据,也是厦门戏剧获得成功的秘诀”。 |
相关阅读:
- [ 05-11]中国戏剧“活化石”目连戏有了“00后”传承人
- [ 05-10]“校园戏剧教育联盟”多多益善
- [ 05-02]上海白玉兰戏剧奖揭晓 白先勇获特殊贡献奖
- [ 04-22]上海:用戏剧艺术启发特殊儿童 传达接纳和尊重
- [ 04-20]国家大剧院出品喜剧《鸟》 首触古希腊戏剧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