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岛半世纪记忆 定格在他的镜头里 厦门日报社原主任记者、市摄影家协会原主席李开聪辞世,享年86岁 2010年12月18日,李开聪在福建摄影名家邀请展介绍他拍摄的建设海堤照片。(本报记者姚 凡摄) 1985年9月8日,来厦访问的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鹭江号游艇上看到了他的新闻与照片,十分高兴地捧起《厦门日报》,同拍摄了这些新闻照片的李开聪合影。(本报资料图) 图为李开聪作品《炮火中欢度国庆》(1959年)。当时中山路人声鼎沸,锣鼓喧天,而厦金海面上却是炮声震天动地。 (李开聪家属供图) 1955年10月,全长2212米的高集海堤合龙。(李开聪摄) 他是厦门新闻摄影的奠基人,是时代变革的亲历者和记录者 邓小平、尼克松、李光耀、陈嘉庚、卢嘉锡、陈景润……被他拍下传神画面 1955年高集海堤建成、1957年鹰厦铁路全线通车……被他一一记录 厦门日报讯(记者 林路然)“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刚写下这句话的邓小平还握着笔,若有所思――这张照片摄于1984年2月9日,30多年来曾无数次出现在各大重要场合,刊载于国内外媒体报刊,成为记载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经典一刻。 经典传世,记载这一刻的摄影记者却悄然走了――1月4日凌晨,厦门日报社原主任记者、厦门市摄影家协会原主席李开聪辞世,享年86岁。 遵照李老的遗嘱,家人们丧事从简。不过讣告见报后,厦门大半个摄影圈的人都自发赶来悼念。“每年读者节,老李都来,去年10月我们在现场还看见他精神很好……”在场,多位记者同事扼腕叹息,李开聪是厦门新闻摄影的奠基人,他的逝世让厦门新闻界和摄影界许多同仁和后辈都十分不舍。 关于李开聪,有两张照片不得不提。 《邓小平同志为厦门经济特区题词》这张照片,被认为是邓小平题字照片中最传神的一张。事实上很多人并不知道,在邓小平来厦之前,李开聪就已经被选中了。 曾与李开聪一起共事过的老记者洪涛和黄文启回忆,当时新华社福建分社的领导推荐摄影记者,李开聪是唯一人选。洪涛说,当时拍了邓小平落笔之后,不少摄影记者关掉相机,但李开聪依然开着相机,蹲守在旁,等待终于迎来了回馈,邓小平书写完毕,手握毛笔依然若有所思,“咔嚓”一声,这张传世经典照片就此定格。当时这张照片在《厦门日报》头版刊登,引起巨大反响,在接下来的30多年里,它还被反复引用。 另一张照片并非李开聪本人拍摄,他是其中的主人公,身边是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这次合影是尼克松主动提出的。1985年9月尼克松访厦,当时他在“鹭江号”游艇上观光,看到桌上放的《厦门日报》头版,正是他与集美海边渔民交谈的大幅照片。他对照片很满意,知道拍摄者李开聪就在身边,转身就握手致谢,还拉着他合影,留下了这张照片。 李开聪就是这样的一个“大人物”,他的摄影水平和技术得到国际与国内的认可,而他也被公认是厦门摄影界的泰斗级人物。他也同样定格了许多国内外大人物在鹭岛的精彩瞬间。 李开聪还曾拍摄过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朱镕基,以及爱国华侨陈嘉庚、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柬埔寨前国王西哈努克等许多大人物。在他的镜头里,这些人都显得贴近而有温度。 厦门大学60周年校庆时,数学家陈景润拿着手稿,激动地与厦大已故校长王亚南的夫人李文泉女士握手;炮战激烈的日子里,中科院院士卢嘉锡端着碗筷,和学生们一起吃饭;还有邓小平斜着身子摸摸孩子的脸、尼克松“闯进”了小理发店……那一刻,这些人物的神情、动作都亲切可见,彰显着人本身的能量。 不难想象,李开聪为了这些瞬间,需要举着相机或蹲或站,等待多长的时间。 |
相关阅读:
- [ 12-30]元旦假期集美看摄影展 阿尔勒摄影季安排6场展览
- [ 12-27]绳子上的摄影展
- [ 12-14]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 呈现本土摄影及艺术创作现状
- [ 12-05]2017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开幕 彰显集美文化魅力
- [ 11-29]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女性摄影师奖首度揭晓
- [ 11-23]阿尔勒国际摄影季25日开幕 40多场展览让您大饱眼福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