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厦门频道首页>城事> 正文

厦门地铁1号线超进度完成“轨通” 揭秘铺轨妙招

2018-01-05 16:01:28张诗来源:厦门网责任编辑: 段马水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铺上9.5公里“席梦思”有效解决减震降噪问题

1号线贯穿岛内外,途经市区人口密集的中心地带,为了减少地铁车辆行驶对附近建筑物的震动及噪声影响,铺轨工程创新设计了约9.5公里钢弹簧浮置板结构,约占全线总量比例14.8%。尤其在将军祠站至镇海站区间附近密集分布着住宅、学校、养老院等,减震减噪等环保问题更为迫切,在长达4公里的区间内,就有70%的钢弹簧浮置板结构。

何为钢弹簧浮置板结构呢?正常的铺轨结构为钢轨铺在轨枕上,等于直接和地面接触。而钢弹簧浮置板结构,则是在铺钢轨前,先在轨枕里增加一块钢弹簧浮置板,相当于在地面和钢轨之间铺上了一层“席梦思”,起到了缓冲隔音的作用,大大降低了地铁车辆通行时产生的震动和噪音影响。由于增加钢弹簧浮置板结构,铺轨工序相对复杂,一天只能完成30米至40米。而正常的铺轨结构,一天可完成70米至80米。

协调多工种穿插施工高效推进铺轨作业

地铁隧道大部分位于地下,且空间狭小,而铺轨工程涉及多个工种交叉作业,无疑给施工带来了诸多挑战。为了让地下区间多专业能顺利穿插施工,施工单位成立了一级调度室,通过精心组织施工工序,精确到每一天、每一个区间、每一个时间顺序、每一个空间顺序,从而强化了工序之间衔接的紧密度,实现了铺轨施工的最优秩序。

同时,为了提高铺轨效率,全线设置了镇海路站基地、湖滨东路站基地、高集明挖段基地、集园海堤路基地、软件园站基地、厦门北基地共6个铺轨基地,同时采用轨排预制工艺,有效缩短了铺轨工期,确保了1号线工程“轨通”高效完成。

【链接】

国内首次系统性应用BIM技术厦门地铁提升近30%工程速度

BIM即为建筑信息模型,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

厦门地铁是国内首个在工程建设“全线路、全系统、全过程”系统性地应用BIM技术应用模式的地铁工程。2017年6月7日,中国轨道交通领域第一个经过工程实践检验的建筑信息模型地方性技术标准――《厦门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阶段BIM模型交付标准》通过了专家评审,升级为厦门市地方标准。

BIM技术如何在厦门地铁建设中发挥创新作用呢?厦门轨道交通集团建设事业总部计划统计专业经理魏锦介绍,厦门地铁从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到运营维修阶段都很好地应用BIM技术探索创新模式,让地铁工程先在电脑屏幕上通过立体呈现、精确计算、灵活设计,大大提高设计和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做到了省时、省力、省心,提升了近30%的整体工程速度。

设计阶段实现车站闽南“厝”型人字梁设计

在设计阶段,很多复杂的工程设计都离不开BIM精确计算和灵活设计。例如,在车站闽南“厝”型人字梁设计时,就是通过BIM来实现。车站站厅层高是固定的,单靠常规的计算进行设计,可能耗时长,精确度低,还有极大可能出现“厝”型人字梁设计图“流产”或“难产”。

此外,BIM可减少设计返工与施工中的设计意图曲解,通过各专业模型之间的碰撞检查,提高设计质量。例如,利用BIM技术进行管线综合优化设计,24个车站合计解决了10113个管线综合设计问题。

施工阶段可通过手机直观掌握施工要点

在施工阶段,BIM技术利用模型可给出优化过的施工图纸,模拟机电设备安装顺序,模拟管线安装顺序,避免安装错误,提高机电安装设计的准确度和效率。此外,通过BIM建立起应用管理平台,可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例如,每天要干什么活、派多少人、去哪里、如何分工、要带什么设备材料等,都可通过应用管理平台实现统筹和安排。

有趣的是,使用BIM技术还能实现工程可视化,让施工人员通过手机直观看到如何施工,掌握施工工序、技术要点、完成施工要求等,大大提高了多个工种之间的沟通效率。

运维阶段项目信息集成系统实现故障应急处理

在运营维修阶段,通过BIM模型建立起项目信息集成系统,对地铁“全生命周期”内的数据信息能实现共享和监控,就像一个目录索引,既能对故障进行应急处理,还可实现查询重要设备的维护与各项信息、资产信息管理、机房设备查询与维护、查找故障控制设备等。例如,某个车站天花板漏水了,只需打开数据库,就可迅速查到设备的制造单位、维修单位、维修人员等相关信息,及时处理故障。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