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成厦门港“百科全书” 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有限公司业务发展部商务经理丘志鹏 丘志鹏所在的业务发展部,是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的一个核心部门,要在全球推介厦门港、拜访船公司,推进航线合作。他的脑子里,有一本厦门港“百科全书”:不论是装卸数据、政策优惠,还是港口腹地资源、客户资料,随时能如数家珍。这样的功力,来自于十几年如一日的起早贪黑。 “我从2001年开始做市场业务,”丘志鹏说,“当时,我们拼的是航线,一心想把船公司拉进来。而现在,我们聚焦的是服务。” 丘志鹏介绍,在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之前,厦门港从事港口集装箱经营的企业有11家,业主过多给厦门市港口健康快速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整合后,各家公司握掌成拳、形成合力,规模化经营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综合服务。“现在,厦门港的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船公司都愿意和我们合作,货主也愿意选择厦门港,这成为厦门港货量不断攀升的主因。”他说。 未来,厦门港将聚焦打造国际集装箱中转枢纽,这对港口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丘志鹏说,现在厦门港积极对标世界一流,打造支线航线网络、对外投资码头和陆地港,全力推动三大联盟在厦布局航线。“同时,集团还将把握金砖国家发展机遇,在俄罗斯、南非、印度航线基础上,新开巴西航线,这是我明年的目标!”他说。 集装箱业务见证者 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有限公司退休职工傅慧勤 傅慧勤是厦门港开展集装箱业务的见证者。1982年10月,厦门港务局抽调5名员工,成立福建省第一个集装箱码头公司筹备小组。之后两三个月,小组扩大到18人,开始为厦门港集装箱业务做准备,她就是其中一员。 1983年3月28日,厦门港迎来了第一艘集装箱船“华胜”轮。傅慧勤说,当时,码头设备设施十分简陋,除了一台新桥吊,堆场机械只有几台二手跨运车和一台租来的大吊车。当时工作条件艰苦,18个人只有3张办公桌,其中2张还是别处搬来的水磨石桌子,但这也没有浇灭大家的工作热情。 “当时,码头甚至没有像样的闸口,就用一个铁皮焊接的、四五平方米的小屋子,作为对外办公台,”傅慧勤说,“屋外还有个楼梯,检查集装箱、确认箱号的时候,员工就爬到屋顶上看。进出口单证单全部都是手工制作,一个集装箱用一张‘T型’的纸卡片。” 而现如今,集装箱进出闸口已全部实现无人化,闸口能够自动检查、确认箱号、放行。单证信息全部电子化,实行网上流转。 傅慧勤感慨道,当时差不多一个月停靠一艘船,装卸量大概在200标箱左右,靠着公司18名员工三班倒,需要花费一天一夜才能完成装卸工作。“过去一年的集装箱量,如今的厦门港几个小时就完成了,这样的发展变化真是翻天覆地,作为一名港口老职工,能够参与见证创业和发展,我深感荣幸、自豪。”她说。 |
相关阅读:
- [ 12-19]福建省首例自贸区人才口岸工作签证在厦门发放
- [ 12-18]我省首张自贸区人才口岸工作签证今日上午在厦门发出
- [ 12-12]厦门机场口岸首次截获旅客非法入境HPV疫苗
- [ 12-09]厦门海沧汽车进口口岸将允许直接进口汽车
- [ 12-06]近4千头智利种牛首“登鹭” 智利种牛首次从福建口岸入境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