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航空维修有限公司 本报记者施辰静 摄
太古航空维修有限公司 本报记者 施辰静 摄
东南网12月12日(福建日报记者 林泽贵 林世雄)日前,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商飞”)厦门太古培训基地在厦门太古培训中心挂牌运行,厦门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与中国商飞“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由此正式启动。
这是厦门航空产业与中国大飞机产业的一次深度对接。
中国商飞来厦门学“维修”
中国商飞是我国实施国家大型飞机重大专项中大型客机项目(俗称“大飞机”)的承接主体,在我国民用飞机产业化中被委以重任。我国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飞机C919已在今年5月顺利首飞,不久前完成第二次试飞,计划在2020年完成试飞取证任务,并交付使用。
根据双方公开的合作内容,厦门太古作为中国民用航空局CCAR-147、香港民航处HKAR-147和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 Part-147批准的民用航空器维修培训机构,成为中国商飞人才持续培养的重要基地。按照厦门太古方面的解读,“厦门太古将充分利用在行业内丰富的培训资源和经验,为中国商飞各层次人才提供一系列的民航相关理论和实习培训课程”。
通俗来讲,中国大飞机的研发制造企业中国商飞拜厦门太古为“师”了,学习的主要内容正是厦门太古所擅长的“飞机维修”这门技艺,具体为:厦门太古运用其在行业内其他机型相关培训和管理经验,协助中国商飞建立和发展民航维修培训体系,开发飞机维修技能实训设备设施,培养飞机维修技术培训教员;双方合作开发维修培训课程及机型培训课程,并共同使用与中国商飞机型相关的培训资源。同时,双方的培训合作从中国民航维修基本技能、部件项目开始,逐层次、分阶段进行,打造知识水平全面、技术过硬的飞机研发、工程技术、制造和客服人才。
中国商飞其实已经不是第一次拜厦门太古为“师”了。公开信息显示,厦门太古与中国商飞培训合作始于2012年。今年4月,双方签订了《“五个对接”培训合同》,10月又签订了《培训合作框架协议》,当时双方就已明确,厦门太古将充分利用在行业内丰富的培训资源和经验,为中国商飞各层次人才提供一系列的民航相关理论和实习培训课程。
值得一提的,厦门太古在成立初期就设立了专业的培训学校,是目前中国民用航空局CCAR-147、香港民航处HKAR-147和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 Part-147批准的民用航空器维修培训机构。
厦门航空产业迎来新发展良机
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商飞也在助推厦门航空产业做大做强,而厦门如此重视中国商飞的此次“拜师学艺”,正是看到了中国商飞可能给厦门航空产业带来的发展机会。
业内分析认为,厦门航空产业底子不薄,厦门航空维修业在亚太地区已处于领先地位。
厦门航空工业区规划在岛内的高崎机场片区,占地1.64平方公里,由厦门航空工业有限公司具体承接落地,目前工业区内的航空维修已经形成了世界前三、国内第一的“一站式”行业地位,2016年总产值已经达到100亿元,成为厦门重点发展的十三条“百亿产业链”之一。区内企业主要有:厦门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厦门豪富太古宇航有限公司、霍尼韦尔宇航有限公司、厦
门中航秦岭宇航有限公司、美捷特(厦门)传感器有限公司、厦门太古起落架维修有限公司、厦门太古发动机服务有限公司、厦门新科宇航科技有限公司、厦门福莱帕特零部件维修有限公司、厦门太古培训中心、厦门新瀚崴轻型飞机制造厂等十几家航空维修及制造类企业。
而厦门航空工业区目前已经具备的维修能力包括:飞机机体结构件的维修、组装及制造;波音747麦道11飞机客机改装货机;发动机维修及其部件、附件的维修及制造;起落架维修服务;飞机附件/机载设备的维修及制造;小型机与支线客机的维修、制造;地面设备的维修及制造;航材及备件供应中心;辅助动力设施,电力系统的维修。
但应当看到,厦门航空产业有领先的一面,也存在着不足。有业界评价指出,厦门的航空科研制造基础相对薄弱,在航空科研和航空制造领域,相关从业组织和企业较少,产业基础薄弱。厦门太古在航空维修本业基础上,延伸从事进行部分航空紧固件、钣金件和机加件的生产,但只限于满足自身维修业务需要,产量和能力有限;通航产业规模也较小,配套设施需要完善。与国内通航起步较早的珠海、沈阳、安阳等地相比,厦门通航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机队规模、飞行小时、业务内容都相对滞后,航空油料、FBO、FSS等专业配套与保障体系都较为薄弱。
携手深耕飞机维修产业链
中国商飞与厦门太古的合作,实际上就是携手深耕飞机维修产业链,这无疑给正在做大做强的厦门航空产业注入了新生力量。
《厦门市先进制造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发展飞机及飞机发动机维修、通用飞机、无人机、特种飞行器等。其中,要建成翔安莲河片区航空工业园,吸引不少于10家国际知名航空制造类厂商进驻,培育20~30家航空高科技创新企业与航空现代服务类企业。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提交的《关于报请审批大嶝航空城基地二期工程海域使用申请的请示》中也明确,厦门将使用翔安区大嶝岛东侧附近49.9827公顷(接近50万平方米)海域,填海用于大嶝航空城基地二期工程建设。此前,国家海洋局已正式批准,厦门市大嶝区域建设用海规划填海面积624公顷以内,除机场用地外,未来大小嶝之间还将打造一个集现代化、高标准的国际货物、旅客集散中心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航空城”。
厦门构筑好的航空产业蓝图,让11月6日厦门政府官员与中国商飞高层的会见显得特别意味深长。
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裴金佳在会见中国商飞董事长贺东风一行时说,厦门发展航空产业有着良好基础,在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的战略背景下,产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航空维修业作为厦门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取得长足发展,已成为内地最大的“一站式”航空维修基地,也是亚太航空维修业的重要增长极。厦门与中国商飞渊源深厚、合作良好,希望中国商飞与厦门在航空人才培训、航空维修、航材供应链合作等更多领域深化合作,支持厦门在更高水平和更大范围参与国际竞争。
贺东风表示,厦门有着良好的航空产业基础,多家厦门企业与中国商飞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希望双方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更好地服务国家大飞机战略,助推大飞机产品开发和产品运营,也助推大飞机走向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