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委托我市海洋与渔业局组织编制 中华白海豚保护联盟同时成立;我市将制定保护技术规范 白海豚在我市西海域畅游。 保护中华白海豚将有专门的规范和行动安排。 厦门晚报讯(记者 吴笛图/市海洋与渔业局提供)保护中华白海豚有了专门的行动计划。今天上午,中华白海豚保护行动计划(2017-2026年)启动仪式暨中华白海豚保护联盟成立大会在厦门举行。 根据计划,到2026年,我国中华白海豚将得到切实保护,90%以上的中华白海豚重要分布区域将得到有效保护,种群数量保持稳定或小幅回升,栖息地破碎化现象逐步得到有效缓解,种群结构日趋合理,可持续生存能力进一步提升。 【意义】 行动计划启动和联盟成立,是保护工作一大突破 保护中华白海豚对于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受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委托,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组织编制了中华白海豚保护行动计划(2017-2026年)。同时,在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的支持下,由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发起,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受委托筹建成立了中华白海豚保护联盟。 据介绍,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厦门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办等54家单位成为中华白海豚保护联盟第一届成员单位。 据介绍,此次中华白海豚保护行动计划启动和中华白海豚保护联盟的成立,是中华白海豚保护工作的一项重大突破,也是我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进程中的一件大事。 【现状】 栖息地不断萎缩和破碎化,物种延续面临严峻挑战 近年来,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围填海工程不断增多,中华白海豚栖息地不断缩小,种群数量不断减少,物种延续面临严峻挑战。人类活动对中华白海豚的威胁和影响不断加大。 研究人员通过长期的调查研究表明,人类活动和中华白海豚栖息地的减少存在显著关联性,并且人类活动对中华白海豚的影响具有距离效应,距离越近影响越大,其中海上爆破是造成中华白海豚直接致死的主要原因。此外,渔业资源减少、海洋污染也是造成中华白海豚种群衰退的重要原因。未来海洋经济将会加快发展,随着人类海洋开发活动尤其是涉海工程的不断增加,中华白海豚的栖息地将不断萎缩和破碎化,中华白海豚种群衰退的趋势较难遏制。 【目标】 到2026年,90%以上的分布区将得到有效保护 根据行动计划,到2021年,重点区域中华白海豚种群的衰退趋势要得到有效遏制,70%的中华白海豚重要分布区域得到有效保护;到2026年,我国中华白海豚要得到切实保护,90%以上的中华白海豚重要分布区域得到有效保护。 成立中华白海豚保护联盟,是实现上述目标的一个重要抓手。保护联盟作为政府、研究机构和社会各界力量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也是行政手段的补充延伸,有利于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中华白海豚保护工作,整合各级政府管理部门、保护区管理机构、研究机构、海洋馆、国际组织、企业、非政府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中华白海豚保护工作,推动完善中华白海豚保护的多方参与机制,健全中华白海豚的保护网络。 【计划】 制定保护技术规范开发公众宣传App 市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中华白海豚的保护,需要多方面的参与,特别要注重公众参与。联盟成立后,将集合大家的力量,做好白海豚的保护工作。 近期,我市相关部门将主要制定保护的技术规范。例如,对船只和海上工程对白海豚的影响进行评估,制定技术规范,并向全国推广。另外,明年计划开发保护中华白海豚的公众宣传App,市民可以通过该平台帮助研究单位进行拍照、采样,做好白海豚观测记录,真正参与到白海豚的保护中来。 据介绍,我市建立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来,制定了总体规划,建设和管理都有规范,并通过水质监测、生态环境监测及保护生物学生态学等科学研究,为制定合理保护措施提供了依据。 其次,我市多次开展增殖放流、投放人工鱼礁、种植红树林、修复沙滩等措施,让白海豚的饵料资源更有保障。通过海域海湾整治、设置禁渔区和禁渔期、严厉打击非法采砂、高集海堤开口等,也让白海豚的生存环境逐步得到修复。同时,加强保护区内的执法力度,减少白海豚受到的威胁。此外,相关部门开展科普宣教活动,提高公众的海洋环保意识,提升市民保护白海豚的热情。 【小资料】 中华白海豚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的旗舰物种,也是近岸海洋生态系统的指示物种,具有重要的生态、科研和文化价值。据推测,全世界中华白海豚总数在6000头左右,而我国是全球最重要的中华白海豚栖息地,种群数量为4000至5000头。厦门有60至100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