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允举经常翻看珍藏的侨批
海西晨报讯(记者 洪丽敏)在翔安新店下后滨社区,除了有棵远近闻名的900多岁古榕树,还有一栋精雕细琢的燕尾红砖古厝。这座古厝是社区里唯一一栋建筑精美的侨房,精雕的墙饰、木刻的门楣、漆花的房梁至今保存完整。这座侨房的由来,还得从侨房的主人洪允举那珍藏了一箱子的侨批说起。
看到这些侨批
就仿佛听到哥哥说话
昨日,今年75岁的洪允举打开了一箱珍藏的侨批,也打开了记忆的话匣子。洪允举说,这些侨批有500多封,信封大小不一,如1960年以前的侨批大概只有iPhone5S大,而改革开放后的侨批就是现在常见的信封大小。此外,越南和美国寄回来的信封、信纸格式也各不相同,美国的信封有一张A4纸那么大。
在洪允举珍藏的侨批中,记者看到,很多侨批的信封已泛黄,但信封上用毛笔写的字迹依然娟秀清晰。洪允举打开了一封70年前从越南寄回来的侨批,是洪允举的哥哥洪松栢写信给父亲洪志双报平安的。信的字里行间交代了四件事,一是问候家人平安;二是写了此次寄回来的钱数;三是问询了上一次的汇款是否悉数全收;四是近期亲人会回乡探亲的事宜。在信封左边,写着“付贰拾萬元”的字样,左下方写着寄信人“洪松栢付”。
“以前的人写信很遵循格式,也很有感情,真的就是见字如面,每个字都蕴含了思念之情。”洪允举说,每次看这些信,就仿佛听到哥哥说话,尽管他从未见过洪松栢,但这种亲人间的牵挂通过书信就能真切地感受到,洪松栢寄回来的侨批没有一封是不带汇款的,真切流露了离家打拼的洪松栢与留在家中的亲人之间难舍的亲情。
除了珍藏侨批,洪允举也亲手写侨批。1958年,在集美中学读初中的洪允举每个月都会回家乡两次,每次回家,家门口都挤满了等待写信的人。“因为当时村里读书的人少,加上我们村是侨乡,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在南洋,他们的亲人写信回来,我就帮他们回信。”洪允举说,写信内容大多是报平安的,也有告知家里生小孩、结婚等大事。经他代笔的信有上千封,一直到2000年通讯发达了才没写。
无论赚多赚少
哥哥都往家里寄钱寄信
“这座侨房就是我哥哥洪松栢寄钱回来给我父亲盖的,到1955年分四次总共寄了四万多港币。”洪允举说,1928年,年仅15岁的洪松栢独自从厦门岛搭乘轮船到越南西贡,一开始以收酒瓶子、开打铁铺谋生,后来逐渐站稳了脚跟,开起了典当铺。
“无论赚多赚少,每个月我哥哥都会往家里寄钱、寄信。”洪允举说,他是1942年出生的,当时洪松栢已经在越南定居了,此后的岁月里,洪松栢因为身体等各种原因没有回到家乡,他只有通过书信来往知道有个“长兄如父”的哥哥。
“我的哥哥养了我父亲的后半生,养了我的前半生。”洪允举说,1951年之前,洪松栢寄钱供家里花销,筹建房子。1951年父亲过世后,洪松栢就承担起父亲的责任,供洪允举读书。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哥哥每个月都会给他寄一百块港币(当时约42元人民币)。据洪允举了解,当时的县长,一个月工资也才一百块钱港币,一个老师一个月的工资才30斤大米和四五块人民币,所以当时学校的老师还会找他借钱周转。
洪松栢从越南移居美国后,还经常写信回家,得知洪允举的女儿要出嫁了,还会寄钱回来添置嫁妆。“家乡的大事他都知道,至今我们和哥哥在美国的亲人也都保持着联系,只是现在通信发达了,这些侨批也就成了历史。”
后来,洪松栢在美国过世后,兄弟情深的洪允举通过亲人寄回来的照片,专程请画匠给哥哥画了张遗像,并工整地写上了哥哥的生平事迹作为纪念,而那些珍藏多年的侨批,至今依然能带给洪允举见字如面的思念与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