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会晤主场馆:细节之处见匠心 作为厦门会晤的主会场,改建后的厦门国际会议中心无疑是本次会晤的一大看点,一亮相,便以其“高颜值”吸引来了大众关注。场馆浓郁的中国风,以及渗透在每一个细节之中的“海丝”元素和闽南风情,无不深藏设计者的匠心,彰显出大国风范。 “中国的建筑必须体现中国的文化,要有中国独特的内涵。”作为厦门会晤主场馆改造项目的总建筑师,刘方磊为记者揭开了场馆改造项目背后的故事,此前,他已经参与了2014年的APEC峰会、2016年G20杭州峰会、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国际盛会的场馆设计。 “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在刘方磊的介绍下,首先浮现在眼前的便是整个会场的“门面”——迎宾长廊。 迎宾长廊的设计以“丹冠飞羽”为理念,灵感正是来源于厦门的市树凤凰木。在设计者刘方磊看来,凤凰不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种寓意吉祥的南方鸟,而且有着凤凰涅槃的深意。将凤凰木“花如丹凤之冠,叶如飞凰之羽”的形态融入设计中,幻化出由48樘“几”字形红色铜梁和方圆间隔的白色罗马洞石柱组成的迎宾长廊,不仅厦门特色凸显,而且造型独特、气势恢宏。 再往里走,入口大堂的6根双曲面石柱与吊顶弧形竹节铝板,相互延伸,造就了海天融合的场景,“丹冠飞羽”与“海丝飞天”无缝衔接,彰显着“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开放包容的胸襟,不知不觉中将来宾引入到另一番天地。 之后是白鹭厅,金砖五国领导人在这里聚首,留下“全家福”,而白鹭栖息表达的正是与会嘉宾彼此的祥和与融洽。 “从长廊到大堂,地面铺的石材也从‘海丝蓝’变为‘白透蓝’,充满了海洋元素。”刘方磊说,海是厦门的一个特点。于是白鹭厅的顶棚设计成“竹节纹”的白色风帆,寓意“筼筜扬帆,海丝长天”,从筼筜湖出发,扬帆启程。 细节之处见匠心,在刘方磊看来,建筑不光要有工艺美,更应有人文美,而这些人文美往往体现在细节中。比如,“几”字形的长廊以闽南“五行山墙”中的“金形山墙”为原创形态,也是将闽南元素和金砖的主题融入其中。 值得一提的是,厦门会晤秉持节俭办会的理念,因此,在场馆的改造和设计上,也尽量在原有建筑基础上充分利用,实现最小的代价做到最好的效果。 “经过反复研究和考量,我们最终把宴会厅和海峡厅中间的一片空当进行改造,作为场馆主入口,并增设大堂和迎宾厅,形成了主会场的核心空间轴线。”刘方磊介绍说。 “原本希望在长廊处融入更多的金砖元素,我们特意设计了一款金砖五国石砖,由厦门万里石集团提供了来自金砖五国的石材,拼接成一块‘金砖五国石砖’,可惜最后因为时间太紧,这一设计最终没能体现在场馆中。”刘方磊说,场馆设计的过程中也有一些遗憾,但正是这些遗憾让每一次的作品有了更多想象的空间。 |
相关阅读:
- [ 09-12]厦筹备办始终保持良好工作作风 高效细致筹备会晤
- [ 09-11]2017厦洽会志愿者接受培训 厦门会晤教员现场指导礼仪
- [ 09-11]厦门会晤主会场巨型华灯重达3.5吨 制作工艺复杂
- [ 09-11]公安部文艺小分队慰问厦门会晤安保一线参战人员
- [ 09-11]厦门市公路局圆满完成厦门会晤相关保障任务
- [ 09-11]公安部文艺小分队慰问厦门会晤安保一线参战人员
- [ 09-11]厦门会晤期间 志愿者带上狗狗守卫多处交通要道
- [ 09-09]火炬高新区多家创新型企业用高科技为厦门会晤护航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