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9月5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钱玲玲/文吴晓平/图)牛家村畔水云乡,万顷烟波入夜凉。最爱月斜潮落后,满江渔火列筼筜。
这首诗,是一位近代诗人描写昔日厦门筼筜港的夜景。历史上,筼筜湖是一个天然港湾,每当夜幕降临,停泊在港湾内的渔船灯光闪闪,形成“筼筜渔火”的美景。
如果你到厦门来,一定要去筼筜湖畔走一走。
从空中俯瞰厦门,筼筜湖就像一条明如玻璃的轻飘带,几乎横贯了整个厦门。
如今的筼筜湖,是白鹭最喜爱的栖息地,犹如一颗绿色明珠,成为群众喜爱的“城市名片”。
筼筜湖 变身城市会客厅
筼筜湖位于厦门岛西部,旧称筼筜港,港湾面积达15平方公里、水域面积达9平方公里,是一个天然的避风港。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因围海造田需要,厦门修建了一条长1700米的海堤(即西堤),筼筜港变成了基本封闭的内湖。自1984年开始,30多年间,筼筜湖经历4期综合整治,共投入资金超10亿元,每年远远超过1000万元。如今的筼筜湖,在厦门人的悉心呵护下,已经成为厦门一张靓丽名片。
今年5月,一则“筼筜湖白鹭不怕人,‘坐等’垂钓者喂小鱼”的新闻刷爆了厦门人的朋友圈。筼筜湖畔,一只白鹭“淡定”地走到一名垂钓者身边,等待垂钓者把收获的小鱼喂给它吃。垂钓者将小鱼放在掌心,白鹭直接探出脑袋,从垂钓者手中取食。
在筼筜湖边走一圈,你总是可以看到,一群一群的白鹭在这里悠然自得地栖息、代代繁衍。
郁郁葱葱的红树林,为市区吸引来了大批鸟类。2004年,红树林环绕的湖心岛被划为白鹭自然保护小区,吸引了大批鹭鸟前来栖息繁殖。
2012年,筼筜湖鸟类调查共计发现51种鸟类,红树林区及其附近水域还发现了众多水生生物,更有粗皮鲀和中国鲎等珍稀保护生物出现。
“菜地”变公园 引来白鹭安家
短短42天,筼筜湖畔一块脏乱差的“菜地”,华丽转身,变成一个美丽的公园,引得成群结队的白鹭相伴而来。
在官任社区东侧、人民会堂西南角,有一块2.38万平方米的废弃工地。因为长期无人打理,这里积出了小水塘,又有人偷偷在水塘边开垦了菜地,环境越来越杂乱。
繁华都市中,美丽的筼筜湖畔,“长”出了这样一个脏乱差的“牛皮癣”,怎么办?2017年6月10日,筼筜湖管理中心对这块“菜地”启动改造。
顶高温,抗台风,在尽最大可能不扰民的前提下,管理中心24小时不间断施工,仅仅花了42天时间,就让这个“牛皮癣”彻底变了模样。
脏乱变花海,菜地换新颜。这里,新种了小叶榕、大腹木棉、秋枫、南洋楹、桂花等数十种绿化植物,并根据季节分期播种油菜花、向日葵等观赏性花海。
经过清理,如今,这里已是一个美丽的花园,陆续引来许多白鹭,已经成了各种鹭鸟的栖息地。
观察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筼筜湖吸引鸟儿筑巢,只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个缩影。
目前,厦门市设立2处陆生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分别是省级大屿岛白鹭自然保护区和市级五缘湾栗喉蜂虎自然保护区,同时还有位于筼筜湖区的白鹭岛—白鹭栖息地,每年栖息了大量的白鹭。
五缘湾栗喉蜂虎自然保护区占地约为39.06公顷。每年的3月,大批的栗喉蜂虎会在此筑巢、繁殖。这里还是候鸟南北迁徙的重要驿站,目前在湿地中已有9科25种湿地水鸟和17科29种山林和农田鸟类在这栖息。
全世界共有鹭科鸟类60余种,我国分布有其中的20种,而厦门就有17种鹭类分布。1995年10月30日,福建省政府批准成立厦门大屿岛白鹭自然保护区。保护区近年来基本上采取封闭式管理,特别是在繁殖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保护区。
人物
“市民园长”许桂英
全民总动员 都来做公园志愿者
2015年10月,结合“同爱一片湖、共建一个家”的环筼筜湖社区共建活动,筼筜湖管理中心正式启动“市民园长”的招聘。
61岁的许桂英,担任江头公园“市民园长”已有一年的时间。再早以前,她还是南湖公园首批“特邀管理员”。“早在南湖公园工作时,我就意识到,光靠市民园长的力量还不够,要把群众都动员起来。”在许桂英的推动下,一大批志愿者团队加入筼筜湖片区的公园管理中来。
比如,在江头公园,合唱团、舞蹈队、太极拳等队伍,都已成了公园里的志愿者。看到有不文明行为,他们马上上前纠正。“以前,江头公园里遛狗的人很多,到处都有小狗的大小便。后来,我们征求市民意见,和社区一起制定了《公园遛狗公约》,还免费发放取便器。经过劝导,现在,大家在公园里遛狗,都会主动清理小狗的大小便,公园环境得到了极大提升。”许桂英说。
做这些工作,“市民园长”们都是无偿的。但是,看到公园的环境一天比一天更好,许桂英说,她乐在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