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会晤文艺晚会艺术指导委员会主任陈维亚接受采访
东南网9月4日厦门讯(本网记者 卢超颖 李霖)今晚,充满闽南特色和世界语言的厦门会晤文艺晚会揭开面纱。大幕拉开之后,浓浓的海风扑面而来,大海成为了整台晚会的主题和主线,将富有闽南特色的文化串联演绎,向世人展现出历史与现代交汇的独特韵味。 晚会以《扬帆未来》为名,向世界展示了闽南文化。据了解,晚会共有600多名演职人员参与,其中大部分来自于厦门、福州等地,包括厦门歌舞剧院、厦门市小白鹭艺术中心、厦门市南乐团,还有来自厦门大学和集美大学的大学生合唱团等。 美轮美奂的舞台效果凝聚了主创团队的心血,本网记者采访了厦门会晤文艺晚会艺术指导委员会主任陈维亚,为网友们讲述台前幕后的故事。陈维亚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副总导演、闭幕式执行总导演。 深入八闽采风 灵感来自闽南南音 白鹭飞翔,海阔天空。厦门会晤文艺晚会近一个小时,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据了解,晚会的筹划准备花费了8个月时间,陈维亚说,主创团队在筹备前期就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并为晚会确定了“国家品质、闽南特色、厦门风情”的标准。 今年5月,主创团队几次深入到福建各地尤其是闽南地区考察、采风,走遍了厦门,去到了泉州港口,看尽了宁德山水。“福建蕴藏的民间艺术形式实在是太丰富、太精彩了!”陈维亚说,闽南南音是传统音乐文化的“活化石”,给了主创非常大的灵感,但在收获的同时,主创团队也面临着难题。由于时空容量有限,如何在近一个小时内把最精彩的东西,通过艺术的方式凝聚成一台晚会,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们能够看得懂、喜欢上,成为创作人员首先要面临的巨大难题。 “很可惜,都是好东西,但是必须要做取舍。”陈维亚透露说,在晚会的第三篇章南音表演《南音随想》中,舞台背景中的亭台楼阁原本设计呈现福建各地的戏曲,但由于风格很难融合,出于艺术品质要求和整体考虑的原因,最终舍弃了。 节目创新巧妙 精彩呈现闽南文化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晚会中把闽南文化里原汁原味的东西,经过艺术加工后,在舞台上精彩呈现。“我们在南音的表演中创新性地加入了戏曲头箍,这在外国人看来就是中国文化。”陈维亚说,福建的海洋文化包容性是非常强的,才使得南音这一传统音乐文化的“活化石”能够保留到今天。此外,在第四篇章《月亮月光光》的表演中,现场音乐加入了中国元素。陈维亚说:“古筝是中国古乐的代表,把古乐的音色和孩子们的表演融合在一起,别有韵味。” 晚会还巧妙地融入了厦门元素。在晚会最后篇章的《扬帆未来》节目中,蓝色、绿色、黄色、红色四架钢琴一字排开,来自厦门的四位小琴童用指尖让音符跳动,流淌出美妙的乐章,呈现了绚烂的舞台效果。厦门鼓浪屿素有“琴岛”的美称,悠扬海外,陈维亚认为,用钢琴的音色来表现厦门顺理成章。 演职人员刻苦奉献 福建精神成晚会成功要诀 “福建人心中有一股气,通过晚会精彩完美地去展现福建优秀文化,展现福建人的文化自信,这也是中国人的文化自信。”陈维亚认为,晚会的成功不仅归功于艺术家们的通力合作,同时也归功于福建人认真努力、敢拼会赢的精神。 而这种精神自小便刻烙在福建人的骨子里。陈维亚说,在压脚鼓与四宝《闽南听雨》的节目中,大家看到的最终效果是由一个艺术家单独完成压脚鼓的表演,但实际上,这个节目原先还有20几个孩子一同上台表演。 压脚鼓是梨园戏极具特色的伴奏乐器,表演时需要演奏者一脚放置在鼓面上,一脚支撑地面。“你要知道把一只脚翘在鼓上面练是非常辛苦的,经常练完之后孩子们脚都放不下来了,抽筋僵硬了。”陈维亚说,这20几个孩子苦练了几个月,每天练功5、6个小时,从无到有将功夫练出来了,但因为艺术的需要和调整,最终没能上台。 为晚会付出很多艰辛,最终没能上台的例子还有很多。厦门歌舞剧院交响乐团就是晚会中最大的隐形“替身”。由于国家交响乐团有重要的外事活动,厦门歌舞剧院交响乐团顶替其进行了两个多月的现场排练,包括前期工作合唱走台、演员和乐,各个技术部门不断对音乐速度进行调整,以及舞蹈和声乐演员对音乐的熟悉配合,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在8月29日晚作为“替身”完成最后一场演出后,厦门歌舞剧院交响乐团与国家交响乐团进行交接,70人团队大部分撤出,只留了小提、中提、大提、打击乐和长号等7个声部补充,参与最终演出。 “大家都毫无怨言,非常非常让人感动。”陈维亚说,与福建团队的合作非常愉快,厦门人的温柔、包容、聪明也让他印象深刻。“我相信各国的嘉宾们看到演出,一定会对中国、对我们福建、对我们闽南有一个特别亲切的感受、特别深刻的记忆,请他们把这些记忆感受带回去,我觉得这就是一种文化的交流、艺术的浸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