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潮头 一片发展热土 厦门自古就是通商裕国的口岸,也是开放合作的门户,正所谓“厦庇五洲客,门纳万顷涛”。1985年我来到福建工作,厦门是第一站。当时的厦门身处中国改革开放前沿,是先行先试的经济特区,也是一片发展的热土。 ——习近平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 东南网9月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泓/文 吴晓平/图)1980年10月7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在厦门岛西北部的湖里地区划出2.5平方公里的土地设置厦门经济特区。1981年10月15日,平整厂房用地的一声炮响,厦门经济特区拉开建设序幕。 经济特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肩负着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闯关探路、创造经验的崇高使命。 一次次探索,在厦门这片热土尝试;一场场改革,在厦门这片热土推进;一个个率先,从厦门这片热土上涌出;一个个奇迹,在厦门这片热土上诞生。 当年的一声炮响,现在的一场蜕变。改革开放的热潮中,厦门先行先试,屹立潮头,发挥改革开放“排头兵”作用,成为中国开发开放的一片发展热土。 如今的厦门,已然从小城凤凰涅槃,成长为一座国际先锋城市。厦门,正以昂扬的姿态和斗志,敢闯干拼,深化改革,奋力建设“五大发展”示范市。 新起点 敢闯敢拼 探索开路 建设伊始,办特区无先例可循,厦门更是面临家底薄、基础设施差的情况。特区建设打响第一炮之前,湖里区被人戏称为“厦门的夹皮沟、西伯利亚”。 如何破解?厦门先行先试,探索开路。开创举外债搞基建先河,向科威特政府贷款修建高崎国际机场;开创招商引资多元化格局,提出并实践“以港引侨、以侨引侨、以港侨引台、以台引台”破解招商难;率先成立国内首家中外合资的国际银行;率先开辟土地和劳动力市场与国际市场对接……一个个率先,彰显的是广大特区建设者们“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闯劲和拼劲,走出的是经济特区建设发展的特色路。 先试先行,让厦门人尝到了甜头。1985年,厦门制定了《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明确了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模式、城市定位和产业结构,并在全国首次提出按“小政府大社会”的原则设置政府机构。 新蓝图 深化改革 样本频出 36年来,厦门在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在经济特区建设的过程中,始终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核心,不断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涌现出一大批在全国全省具有首创、标杆意义的“厦门蓝本”。 1986年11月10日,厦门叉车总厂在内部发行股票,厦门成为最早进行企业股份制探索的城市之一;1993年7月1日,厦禾路旧城改造序幕拉开,并开创性提出“以地养路,以地养城”运行新模式;2006年5月31日,厦门最大的保障性住房小区高林居住区和观音山公寓正式动工,之后十余年来的体系建设,更是打造出保障性住房体系的“厦门蓝本”;厦门率先全国推出“多规合一”的“一张蓝图”,初步解决了空间规划冲突问题,搭建起城乡区域资源环境统筹发展的平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厦门经验”…… 厦门经济特区36年的建设征程,发挥着改革“试验田”和开发前沿“窗口”的作用。一组数据见证了厦门经济特区建设以来经济实力的历史性飞跃发展:截至去年,厦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72倍,年均递增16.4%;截至去年底增长545倍,年均递增20.4%,城市建成区扩大了7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递增15.1%和13.5%,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态质量保持全国前列。 |
相关阅读:
- [ 09-04]工商界代表:厦门在世界坐标中有自己的位置
- [ 09-04]集美新城七年美丽蜕变 铸就厦门跨岛发展新样本
- [ 09-04]习近平点赞厦门 市民:主席句句说到我们心里去
- [ 09-04]习近平点赞厦门 工作人员:近一年的辛苦值了
- [ 09-04]习近平点赞厦门 工商界:牢记“爱拼才会赢”寄语
- [ 09-04]习近平主席工商论坛主旨演讲在厦门引发巨大反响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