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里,3D全景采集等新技术频频亮相。厦门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郑晓东 摄 走进厦门会晤新闻中心,无所不在的高科技令不少媒体记者大呼“炫酷”! 昨日上午,记者进入厦门会晤新闻中心的安检区时看到,机器检证替代了人工检证。只要戴着记者证,不到1秒钟,屏幕上就显示人员的头像和姓名,感应器同时对人脸进行识别,比对与真人是否一致。 在新闻中心,人脸识别技术无处不在。存包区内,记者再一次见识了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只要靠“脸”就能毫无压力地存包和取包,不用像以前一样繁琐地取票或者投币。 为了试验人脸识别是否准确。记者先点击“存”按钮,离屏幕大约60厘米后,其自动对记者的脸部进行扫描,不一会儿,号码为“19”的存包柜门就打开了。随后,记者盖上柜子,再点击“取”的按钮,还未等记者反应过来,19号柜门又自动打开。 |
相关阅读:
- [ 08-07]为厦门会晤助威 三十位厦门优秀歌手唱响鹭岛
- [ 07-29]厦门群星献唱厦门会晤助威歌《金砖在这里》
- [ 07-23]“迎厦门会晤、展职工风采”职工摄影作品展开幕
- [ 07-23]厦门各社会组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助力厦门会晤
- [ 07-22]讲好厦门故事迎“厦门会晤” 思明区举办新闻宣传业务讲座
- [ 07-16]一封家书传递一份坚守 服务厦门会晤我看思明新变化
- [ 07-14]擅自使用“厦门会晤”标志 一家网络公司被重罚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