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实验小学分校中庭的棕榈园。
第二实验小学分校的中庭绿化。
厦门日报讯(记者 陆晓凤)一面“主题绿墙”,让大同小学的师生赞叹不已;校园内的“小小植物园”,让厦门第二实验小学的孩子们流连忘返……从今年4月以来,据区政府工作部署,由思明区教育局与思明区市政园林局联合主导,相继完成10所区属小学校园垂直绿化提升工程。
垂直绿化、主题设计——园林和教育工作者们用自己的智慧,浇灌出了“主题绿墙”“小小植物园”等让人叹为观止的成果。近日,记者跟随他们走进其中两所学校,去看他们的奇思妙想,解开这些绿化背后的秘密。
>>>关键词:垂直绿化
见缝插绿 主题绿墙提升校园景观
车行至厦禾路,不少人会被大同小学外一片五颜六色的围墙所吸引:绿色植物作画板,红色的红绿草、彩叶草及皇帝菊嵌在其中——植物构成的绿墙组成了富有大同小学校园风格的各色图案,建筑剪影、奔跑的人影等。大同小学老师黄靓芳说,垂直绿化让景观有了质的飞跃。
由于校园面积所限,大同小学里每一寸土地都要被充分利用,“见缝插绿”。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拓展绿化面积,园林工作者选择了垂直绿化。这样一面主题绿墙的背后,是许多细节的完美组合。
首先需要让植物“上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需要在墙上立一面钢板作为绿墙的“骨架”——不仅要能容纳植物生长,还要足够牢固,能够抵御台风。“每一面墙的尺寸都不同,因此需要逐一定制。”工作人员说。
其次是“主题”。植物如何放置,彼此如何拼接、能否兼容,最终组合出风格鲜明的图案,非常考验工作人员的耐心和专业程度。“植物要足够茂密且分布均匀,图案才会饱满。”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单一面墙,就能够装满300盆植物。
最后是“水”的问题。园林工作者说,植物上墙一个最明显的问题是,地心引力与蒸发都会造成水分流失,储水性能变得较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作人员用了两个方法:采用自动灌溉设备,将水直接灌入每一株植物的根部,控制室内可以一键操作;同时为增加植物的储水性能,每一个花盆设计中还增加了一定的倾斜角度——利用这个微小的角度变化,让镂空的花盆里能够储存一定的水分。
垂直绿化完成后,主题绿墙的出现,让师生们多了赞叹之声。“校园更美了,大家更珍惜校园里的一草一木。”老师黄靓芳则认为校园绿化的整体感更强了:“绿化由校园内延伸到校园外。绿墙就像学校的一张名片,吸引着远道而来的客人。”
>>>关键词:四季花开
小小植物园 主题园区层次丰富
厦门第二实验小学分校里,也有垂直绿化构筑的绿墙——不过没有钢架,采用的是两种花期不同的爬藤类植物,让围墙一年四季都能开出红艳艳的花朵。
彩化,不只是这所学校里绿墙的特点,因为有着得天独厚的绿化面积,这里被园林工作者创造性地打造成为“小小植物园”。
“植物种类目前已达到150多种。”工作人员介绍,改造提升后,学校的中庭被设计成不同主题的植物园区——充满热带风情的棕榈园、遍布不同花期花卉的四季园、利用地理优势建立的阴生植物园、观赏性与实用性兼具的果园……为了满足植物的丰富度,他们甚至还为了一棵树,跑遍了广州、海南等地。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在校园内布置了一个生物角。丰富的植物种类,像丛林一般的构造,不仅成为孩子的游戏天地,也是老师的教学园地。“放暑假在家,天天就想回去玩。”五年级的黄子桓对记者说,真想快快开学,再回到生物角好好玩耍,“生物角里有蝴蝶、有蜻蜓,大家都喜欢。”他说。
“校园绿化变得很有层次感。”学校语文老师李丽丽告诉记者,植物种类大幅增加后,校园就像一个小小植物园吸引着更多的学生前来。“很多一年级小朋友来了都不愿意走。”她说。
“校园里总是五颜六色的,心情也会跟着变好。”学校老师钟莉娜说,现在的校园,一年四季都有不同颜色的花朵绽放——丰富的植物资源,成了学校独有的教学园地,除了上自然课,还能不出校园就可以实现“户外写生”,描绘校园的一角,也是多姿多彩。
【记者手记】
流动的绿意 穿越冰冷的栏杆
采访中,孩子的一句话触动了我们:“绿墙代替了原本的栏杆,更好看了。”
栏杆铁质,冰冷坚硬,隔绝校园内外;植物绿墙,温暖柔软,连接校园绿化与城市绿化——这就是校园绿化改造提升的意义所在:让流动的绿意,穿越原本冰冷的栏杆。
如果没有园林和教育工作者们的奇思妙想,就无法用垂直绿化的方法立起主题绿墙,就无法将“植物园”搬进校园,唤醒孩子们护绿爱绿的环保意识;如果没有园林工作者的齐心努力,就无法将校园绿化通过绿墙,与城市绿化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连接,让绿意在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流动。
正是他们在校园中的辛勤耕耘,让校园绿化成为城市绿化的一块重要拼图,他们以此构筑了最完整的城市绿化格局——真正地从内心到外在,全面地提升了城市绿化景观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