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一轮回来 孩子认生了 袁栋用责任意识和专业技能保障每一个航班的安全 袁栋在驾驶舱中。 袁栋与机组成员在沟通相关飞行事宜。 【人物名片】 姓名:袁栋 身份:厦门航空公司机长教员,飞行部一大队三中队中队长 【心声愿景】 保障安全,服务旅客。 潇洒制服、翱翔蓝天,飞行员是一个令人神往的职业。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是否如外界想象那般神秘又刺激?厦门航空飞行部机长教员袁栋说:“其实,飞行员是一个‘不着家’的职业,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工作强度高,工作周期一般是飞四天休两天,平时还安排有培训、会议等,很少有闲暇的时候。”他说,虽然辛苦,但自己依旧深爱着这份工作。 节假日是最忙的时候,工作12年没陪家人围过炉 暑期是民航旺季,且天气多变容易延误。记者从6月份就开始约袁栋采访,直到最近他才安排出时间。他还负责中队的管理工作,要协调飞行员航班等,因此,即使没有执飞航班,他有时也会忙得连午饭都顾不上吃。他说,很多人对空中职业会有一些误解,比如飞行员和空姐成家的多。其实,这是两个都“不着家”的岗位,“双飞”家庭并不多。 接受记者采访时,袁栋拿出将要执飞的航班计划:第二天,他要执飞厦门经重庆、西昌到杭州过夜的航班;此后三天,他要辗转杭州、重庆、西昌三地;第四天的航班是从杭州经停澳门后再回到厦门。他说:“每一轮航班都是四天左右,家里大大小小的事经常都指望不上我。不少飞行员都有这样一个经历,离开家时,年纪小的孩子还知道喊爸爸,等飞回来,常常就认生了。一到节假日,更是我们最忙的时候,从我工作到现在12年了,一直没办法陪家人过除夕。” 袁栋说,民航法规定每名飞行员月飞行时间不能超过100个小时,但一个实际飞行时间只有5个小时的航班,机组人员从开始到结束任务可能需要10个小时以上,如果遇到延误,执勤期甚至长达18个小时。 “空中飞人”要“靠天吃饭”,常一天经历50℃温差 在采访中,记者开玩笑说,羡慕袁栋古铜色的皮肤。“没开飞机之前,我的皮肤还是很白的。”他笑着说,旅客坐在机舱内没啥感觉,但飞行员却要直面阳光,飞行过程中需要精神集中,每到一个空管区域都必须与空管联系,仪表上每个微小的变化都要引起注意。所以,在整个飞行过程中除了伸伸懒腰,很少能离开座位活动筋骨,“想不黑都难”。 飞行员也是“靠天吃饭”,天气会给他们的工作带来直接影响。用袁栋的话说:“春天刮大风、夏天有雷雨、秋天能见度低、冬天有冰雪霜。”即便在同一个季节,也常会有迥异的天气。“比如冬天飞澳大利亚,得带好夏天的装备;夏天飞,又得老老实实地穿好外套。飞行员得适应各种天气,从南半球飞到北半球,一天之内温差超过50℃是很常见的。”他说。 起飞不久旅客病情突然加重,果断决定调头着陆 开车习惯好的司机,出发前都会检查一下车况。同样,经验再丰富的飞行员,执行任务之前,也要对机组成员、飞机状况、机场特点、天气变化、特殊通告等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飞行前,袁栋要全面检查飞机是否适航,包括检查导航、燃油、滑油、操纵等十几个系统。确认一切准备就绪,他才会在飞机上等候旅客进入机舱。 飞行过程中出现机械故障并不多见,但常有旅客突发紧急情况。有一次,袁栋执飞乌鲁木齐往武汉的航班,机上有一名小孩要到武汉看病,当飞机完成起飞进入巡航时,孩子的病情加重、口吐白沫。此时距离武汉大约需要4个小时,袁栋当即决定调头飞回乌鲁木齐。 在机上广播寻找医生的同时,袁栋还通过卫星电话通知机场的地面保障部门,地面也给航班“一路绿灯”,让飞机能尽快着陆。袁栋说:“虽然返航会给公司带来一定的损失,但是对于病情危急的孩子来说,一分钟的时间也不能多耽误。”落地后,来接病人的医生说,再晚十分钟,这个孩子就很危险了。 【记者手记】 与旅客的安全相比 经济效益就得让路 在采访中,袁栋多次提到,飞行员这个岗位容不得半点疏忽,必须是“零失误”。而在电影里,常有机长带领机组人员在危急关头穿越雷雨云的桥段。记者问袁栋有没有这样“帅”过,他回答:“那是编的。” 他说,飞机是不能进入雷雨云的,只能绕飞过去,因为一架航空器承载着几百名旅客的生命安全和数亿元的国家资产,机长责任重大。“我们不能拿旅客的生命安全冒险,只能靠遵章守纪的安全意识来规避风险,不满足落地标准就果断复飞,虽然损失可能有上万元,但与安全相比,经济效益就得让路。”他说。厦门晚报讯(文/记者 翁华鸿 图/陈立新) |
相关阅读:
- [ 06-02]厦门小朋友化身空姐副机长 旅客乘“时光机”回到小时候
- [ 03-09]厦航80后女机长翱翔蓝天 荣获全国民航五一巾帼标兵
- [ 12-14]须具备二类盲降运行资格 厦航机长明年“补课”斗雾霾
- [ 05-12]厦航博士机长周明明:在万米高空中保持平常心
- [ 07-22]德国轮机长突患心梗 厦门开辟绿色营救通道(图)
- [ 07-22]辞职纠纷案终审 机长擅自离职厦航获赔153万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