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晨报讯(晨报记者 陈翠仙)暑期来临,五花八门的夏令营活动不断涌现,其中不乏以海峡两岸青年交流为主题的夏令营。昨天,2017“归去来”两岸(厦门)菁英创业夏令营刚刚落下帷幕。这场别出心裁的夏令营是专门针对两岸的青年创业人才而准备的。与一般的夏令营不同,本次夏令营走的是“创业路线”,有导师授课、政策讲解、过来人分享、项目打磨、融资对接、企业参访等环节。通过一周的夏令营活动,台青“登陆”创业的热情高涨。 针对服务 解决台青创业痛点 2017“归去来”两岸(厦门)菁英创业夏令营由厦门市台办指导,思明区人民政府、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主办,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两岸青年创客空间承办。据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两岸青年创客空间副总经理彭欧雅介绍,本次参加的60名两岸创业者,40名来自台湾、20名来自大陆,平均年龄29岁,本硕博学历占93%,其中不乏海内外各大名校,创业年限平均为2.5年,主要分布在信息技术、文化创意、教育培训等行业。 “夏令营为两岸创业青年,尤其是有志来大陆发展的台湾青年,提供系统、深入、个性化的服务。”此次夏令营的讲师之一、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联合创始人袁航说,台湾青年创业者对于大陆的产业环境、政策法规以及市场需求等方面都知之甚少,贸然进入大陆市场会出现“水土不服”现象,这个夏令营可以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麻烦。 彭欧雅介绍说,此次夏令营的报名十分踊跃,共有172名来自海峡两岸的创业者提出了申请,但由于名额限制,最终遴选出6位参加夏令营。“对于没法参加的创业者,我们也设置了部分的公开课,让他们有机会参与到活动中。” 项目打磨 适应大陆市场 “台湾与大陆的市场氛围有很大区别,因此台湾青年来大陆创业,要做相应的改变。”袁航说,台湾市场份额小,大部分台青心存“小确幸”,而大陆市场广阔,创业者需要有更高的战略眼光以及格局。 针对这一问题,夏令营设置了“项目打磨”环节,彭欧雅介绍说,参加夏令营的创业青年们,以路演的方式,介绍自己构思或是完整方案的项目。“营员演示了自己的项目之后,大家开始‘挑毛病’,指出其中的不足,并不断完善自身的项目。”彭欧雅说。 除了项目本身的问题,大陆的市场环境以及政策法规也是台青创业的关键因素。“这次夏令营,为我们解读了厦门的许多政策,以及政府的相关补助。”来自台湾澎湖科技大学的郑和左说,这为他今后“登陆”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资源对接 助创业者起步 “创业过程不是从零到一,而是从‘A-Z’。”来自台湾的工程学博士的陈光中用有趣的例子比喻了创业的艰辛,此次他也带着自己的项目想要入驻厦门。他开发出能又快又好烤出披萨的全自动电子窑炉,并希望将这种模式推广到厦门甚至是大陆其他地区。 “我们拥有这方面的技术,而大陆的市场如此广阔,二者相互结合一定能让项目发展壮大。”陈光中说,为了测试大陆市场,他与厦门的一家西餐店合作,为其提供电子窑炉。“后期我们打算在厦门自己开设门店,而不仅仅是为大陆餐饮店提供电子窑炉。”陈光中说,参加这次夏令营除了获得创业指导、项目打磨以及政策讲解之外,他看中的是风险投资的对接和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丰富的资源。 |
相关阅读:
- [ 07-31]思明区东坪社区夏令营之书法艺术班开班
- [ 02-14]思明区梧村街道文屏社区归侨子女夏令营闭幕
- [ 09-08]思明区浦南社区举办夏令营 参观华侨博物馆
- [ 09-03]7月28日 思明城市义工助力社区夏令营
- [ 08-09]思明区阳台山社区开展轻松假期夏令营活动
- [ 07-26]7月28日 思明城市义工走进社区体验别样夏令营
- [ 07-15]思明区百余场夏令营丰富青少年暑期生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