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王船】 能工巧匠的作品永久保留,已成沙坡尾一景 闽南有“送王船”习俗,陈复授说,“送王船”又称“烧王船”,是福建省沿海渔港、渔村古已有之的民俗,厦门地区俗称“做好事”,意在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也告慰遭遇海难的英灵。除厦门港外,翔安、钟宅等靠海村落均有此习俗。 不过,王船都烧掉了有些可惜,厦港龙珠殿就请来一群中老年能工巧匠,如78岁的厦门市“造王船”技艺传承人钟庆丰、55岁的彩绘师陈水浪、88岁的缝纫师傅阮含笑等,在沙坡尾避风坞旁的工棚内,建造一艘可永久观赏的王船。厦港龙珠殿理事陈文滨(笔名花现)介绍,这艘闽南地区最大的观赏王船长达10.58米,单单木工和雕刻就花了两个月。如今,这艘观赏王船成了沙坡尾避风坞的重要一景,是展现海洋文化、王船文化的代表实物。 50岁的谢女士是市博物馆义务讲解员,昨天早早就来到沙坡尾,一边听,一边记。谢女士说,以前,她对厦港和沙坡尾的历史了解得比较单一,听完后增长了不少知识。如“送王船”不仅有驱邪、保平安的意思,还是渔业丰收的见证;其他地方“送王船”是通过抽签,决定送什么姓氏的王爷,厦港“送王船”则是固定的王爷,即“池府千岁”。 【听故事】 老渔民以船为家,在渔船上出生还遇上过海盗 2003年建演武大桥时,因为高度受限,大渔船过不去,沙坡尾已不具备渔港功能。为了留住乡愁,大学路42号被改造成博物馆,将规划建设成展示厦港多元本土文化的新地标,沙坡尾避风坞水面将打造成“水上博物馆”,与大学路42号相呼应,共同展现沙坡尾“活态博物馆”的魅力。 昨天,首批八艘船已在水面上布置到位。听说船要进坞,一些老渔民早早到现场等待,感觉像是等孩子回家。六名老船长到场讲解沙坡尾的渔业发展史,并介绍船只特色。“八艘船中,有6艘船首较尖,是钓船造型,2艘船首宽平,是夫妻船造型。”老船长阮亚婴说,以前渔民以船为家,生老病死都在船上,夫妻初婚时会有一艘小舢板,名为夫妻船。他就是在渔船上出生的,5岁时曾经遇过海盗。海盗不仅抢劫渔获,还要抓走渔民的小孩,吓得他躲在船里不敢出声。 |
相关阅读:
- [ 06-11]沙坡尾成“尖叫动物城” 还有创意集市等有趣环节
- [ 05-25]整治后厦门沙坡尾宜居又宜业 中外媒体记者连连点赞
- [ 04-23]厦门:传承闽南文化 22名小学生聆听沙坡尾故事
- [ 04-19]厦门市沙坡尾渔港文化中寻找创作创业灵感
- [ 04-10]避风坞一砖一瓦皆美丽 厦门沙坡尾整治提升后焕然一新
- [ 04-04]南台二号仿古船计划21日从沙坡尾起航 探寻先民渡台航路
- [ 04-04]“读懂思明”之沙坡尾:昔日厦门发源地,今天文化创意港
- [ 03-11]厦门沙坡尾改造出雏形方案 专家居民提金点子出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