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虫患” 升级企业涉税风险监控 如果说企业是一株株茁壮成长的幼苗,那么对这些幼苗的“定期体检”则必不可少。 相关部门创新日常管理机制,在税源管理部门做好事前、事中管理服务的前提下,征收管理部门做好以纳税评估为核心的事后风险监控,突破“人盯户、票管户”的传统征管方式,大幅提高风险应对和纳税评估的准确性。 象屿保税区国税局利用金税三期税收管理系统、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等涉税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与地税、市场监督管理、海关、金融机构等部门实现信息共享的标准化、常态化,打造自有的特色征管大数据,构建一张强大的复合监控网。 为了科学、准确地发现和捕捉风险隐患,象屿保税区国税局还依托复合监控网,结合日常风险指标与预警风险指标,加强防范。 比如,建立分行业、分税种的各类风险警示模型,主动发现异常,制定个性化的纳税评估流程,提高纳税评估的效率,避免将“农药”喷洒至“健康苗”,充分保障了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 “抓虫洒药” 创新企业涉税风险管理 一面注重对税收风险的源头防范,一面也提升对出现风险的优化管理。 “要变企业被动接受纳税评估为主动开展自主检查。”象屿保税区国税局工作人员解释说,在科学定位风险区域后,管理部门将风险企业划为低、中、高三个风险等级。对风险企业,改变传统的评估方式,告知涉税风险后,由企业先自行判断是否存在相关涉税违规行为,通过税企配合缩短评估时间。 这个过程中,保税区国地税两部门还注重联合管理,形成合力。通过联合下户,共同向纳税人送达税务事项通知书,一次性提供企业所需的评估资料和配合事项,避免了重复检查,减轻了纳税人负担,提升了企业的自觉配合度。 此外,风险管理人员还会根据企业提供的信息,从税收风险防范角度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相应内控机制,提高其“抗虫能力”。通过一系列举措,税务部门在企业发生风险的阶段及时介入,帮助企业降低风险、继续健康成长,服务厦门自贸片区的经济发展。当然,对于部分高风险并造成严重危害的企业,税务部门则及时移交给稽查机关,通过查处税收违法行为,促进纳税人自觉依法纳税,净化自贸区税收环境。 |
相关阅读:
- [ 06-10]香港全国人大代表团人来厦 就自贸片区开展专题调研
- [ 06-07]厦门自贸片区率先全国启动邮轮物供“快速通道”
- [ 06-07]厦门自贸区进口金砖国家快件持续增长 货值猛增1.72倍
- [ 06-07]厦门海事法院自贸庭“活扣”六艘远洋渔船 案件标1亿元
- [ 06-05]厦门自贸片区多部门协作开辟邮轮物供“快速通道”
- [ 06-02]厦门市自贸片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昨正式实施
- [ 05-31]6月1日起企业在厦门自贸片区内注册可自主申报名称
- [ 05-25]塞浦路斯啤酒首登厦门自贸区 试水厦门啤酒市场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