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6月8日厦门讯(通讯员 余雪燕 洪晓光)留住档案,留住记忆,留住乡愁。6月8日上午,时值国际档案日到来之际,同安区档案局和同安区职工摄影协会、同安区老年大学摄影学会签订合作协议,首次公开征集照片档案。今后,同安区职工摄影协会和同安区老年大学摄影学会每年将分别向同安区档案局提供100张体现同安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及社会变迁的照片,内容包括同安城乡建设新面貌、社会风俗新风尚、经济文化成就、重大事件、重大工程建设、民生发展等。 签约仪式后,同安党史专家彭炳华还现场分享了他是如何利用档案编撰《中国共产党同安历史》的过程。同时,同安区档案局还向社会各界发出了倡议书,欢迎广大群众、海内外乡亲及社团组织向同安区档案局提供珍贵档案资料。 同安区档案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照片档案真实直观地反映了历史变迁,对档案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以往同安区照片档案的征集模式一直是“姜太公钓鱼”,等待各个单位主动上交,导致照片档案变成一块短板。今年,同安区档案局主动出击,走出家门向社会、向同安区的摄影师们发出征集令,来补充档案馆的照片档案,这对于今后同安区丰富档案资源、建立特色档案等方面来说是十分有帮助的。 近年来,同安区频出新招,在档案工作上成效不菲。去年6月,同安区档案局启动“同安文史档案库”工程,在全市各区中率先启动区级文史档案库建设。启动仪式上,同安区文史专家颜立水现场捐赠了其1982年起长达30多年的著作手写文稿,文稿涉及手稿、复函、信札等6种门类14卷1316件6514页,共有《朱熹在同安现存的六处文物古迹》、《大树叶落在古宅》等1316篇作品手写文稿;金门日报复印件40份;以及《金同集》、《金门与台湾》等66部参与撰稿、编写的文史作品。 此外,同安区档案局还从档案利用、档案保密、档案保管等多方面入手,建立健全了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将“档案大篷车”开进朱子书院,开办家庭档案知识讲座等多项特色活动,拉近档案与民生的距离。今年,作为首批列入“乡村记忆档案”项目建设的示范村——莲花镇白交祠村也在同安区档案局的指导下建立起了全市第一家规范化村级数字化档案室。 据了解,原同安县档案馆于1958年成立,现在的同安区档案局于1989年奠基,1991年建成,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其中八间库房面积为360平方米,可容纳20万卷档案。2001年同安区档案馆被省档案局评定为一级档案馆。同安区是由原同安县撤县设区而成的,历史悠久、档案资源丰富。区档案馆馆藏有解放前到2016年的档案资料,馆藏全宗140个,档案达11万余卷册,主要包括文书档案,干部档案、纪检档案、户籍档案、婚姻档案、普查档案、契证档案、承包档案、林权档案、两滩档案、知青档案、招工档案、照片档案等各类专门档案。 |
相关阅读:
- [ 06-08]同安今年将新增7860个学位 满足全区就学需求
- [ 06-08]厦门同安区教育局:同安今年将新增 7860个学位
- [ 06-08]厦门同安区困难群众精准帮扶工作实施办法出台
- [ 06-07]厦门市同安区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
- [ 06-06]同安区同莲路改造工程一标段征收协议全部签订
- [ 06-06]同安成立青少年视力健康教育基地 将提供专业服务
- [ 06-06]厦门市同安志愿者陈秋足:志愿服务暖银城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