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
轮渡旧码头。(摄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现在的国际邮轮中心厦鼓码头设施一流
渡轮
轮渡旧客船
轮渡新铁壳大船,船底宽,四面通透
【开栏的话】
厦门日报讯(记者 徐景明)鹭江两岸,八十年风光变迁,日夜不变的,是一声声汽笛,一艘艘客船。
来到厦门,就一定要去鼓浪屿。感受鼓浪屿的魅力,人们满怀对旅途的憧憬,每每都从轮渡客船上开始;而当他们无比留恋地走下鼓浪屿,客船上,又留下了最美好的回忆。憧憬与回忆,在这八十年间,也未曾改变,轮渡将其一一承载,甚至已经变成无数人们脑海中的一个“图腾”,镌刻着对鼓浪屿的情,对厦门的爱。
甚至,八十年的繁荣之景,跨越鹭江水道,从鼓浪屿蔓延至岛内外更广阔的地区,轮渡日夜见证,它用一个个地标式码头,锚定历史的脚步。
鼓浪情·轮渡行。今年,厦门轮渡正式开航已有八十年,同时恰逢鼓浪屿申遗之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举办之年。为回顾、纪念轮渡八十年的发展史,并继往开来,厦门港务控股集团、厦门国际邮轮母港集团、厦门轮渡有限公司联合厦门日报,特启动“‘鼓浪情·轮渡行’——轮渡八十周年征文”活动,并开辟专栏予以追踪报道。
船与码头的变化见证历史
八十年,船与码头。
轮渡伴鼓浪屿而生,若把最古老的舢板、双桨摆渡来计算历史,那足有百年。
因此,专用轮渡码头的设立,被普遍认为是轮渡真正发挥客运功能的开端:1937年,社会贤达倡议修建厦鼓轮渡码头,市区选在岛美路头,即现中山路出口处,鼓浪屿选在龙头路头。1937年秋天,轮渡管理处正式成立,新建成的轮渡码头承担了厦门与鼓浪屿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客运作用。
资料记载,最开始的轮渡客船,租用了“利侨”、“利通”、“金再兴”汽船,厦门人叫它“电船”,总载客位100人,后又增添了“厦安”、“厦兴”等汽轮,抗战胜利后,这些汽轮仍沿用了一段时间。
这些汽轮都是封闭式的木质结构,老轮渡人回忆:“船舱门一开,汗酸臭味熏人。”真正通透的铁壳大船,是1977年开始建造的,当时,出于安全的考虑,“究竟是建封闭式还是通透式的客船”还引起了争论。有的人说,通透的船易进浪,乘客躲闪时跑到一边,怕会翻船;但更多的人认为,新船是600客位的大船,船底宽,重心不容易偏,海浪也没那么容易打进来。最终,通透的铁壳大船,让酸臭味成为历史。
1984年,轮渡码头向北扩建,形成了现在的轮渡码头。2014年,轮渡开设市民、游客航线,国际邮轮中心厦鼓码头承接起重任。
从公共交通到广迎八方客
八十年,人与记忆。
1938年至1950年,这个时段的轮渡历史,是八九十岁的“老厦门”所不能遗忘的。
1938年厦门沦陷,厦鼓轮渡被日本福大公司强占,“只用不修”令轮渡设施日渐破败。1945年8月日本正式投降,原轮渡管理处接收了伤痕累累的码头、趸船、客船,之后,为使轮渡船班运行更为稳定,公私合营的厦门轮渡股份公司于1947年9月19日正式成立。
1949年10月17日,厦门解放,人民政府派专员进驻轮渡,1950年成立“厦门轮船公司”,小小的轮渡,浓缩着一段战火纷飞的历史,也凝聚着鹭江两岸百姓的对和平、幸福的企盼。
上世纪五十年代,轮渡并入市公交公司,“公共交通”的属性,让轮渡的服务更上一层楼。“当时有一个女人要到厦门岛上生孩子,来不及,就生在船上了,我为她煮蛋烧水。生在船上的孩子不止一个呢。”这是轮渡老员工的一段记忆。
上世纪八十年代,厦门人游泳,还都要通过轮渡去鼓浪屿——那片沙滩,在当时是厦门人心目中真正的海滨浴场。现在,这片浴场,每日仍在迎接八方游客。
1959年,1999年和2016年的三次大台风,均给轮渡的硬件设施带来巨大破坏。但三次台风过后,厦门轮渡都以最快的速度恢复运营,这是一种职责,一种承诺。
八十年发展,厦门轮渡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海上客运企业之一,运载的人数,也早已突破亿人次,他们的记忆,是珍贵的财富。
从过渡码头到文化“新客厅”
八十年,文化与传承。
“鼓浪情·轮渡行”,鼓浪屿百年的文化积淀,让轮渡,也逐渐从跨海的交通工具,变为文化的符号——琴岛上的一砖一瓦、每一件家具、近千架钢琴,在这百年间,均是由一艘艘渡轮承运渡海。
“渡”,承载着情愫。八十年的轮渡,已“陈酿”出甘霖——今年年底,厦门轮渡泊物馆(暂定名)计划正式开馆,将展示难得一见的轮渡旧物。
与此同时,厦门港务控股集团、厦门国际邮轮母港集团,正在把轮渡打造为鼓浪屿文化宣传的“新客厅”,“百年鼓浪屿”图片展、人物展,持续开展一年多,已有上千万人次在候船楼里领略到鼓浪屿的百年文化。
“行”,浸染着文明。若是把好人好事、拾金不昧、跳海救人的事迹写成一本书,那么,轮渡公司的每一个员工都榜上有名。这样的企业文化,传承了八十年,“文明单位”的牌匾,已超过20块。企业文化,早已成为厦门轮渡宝贵的精神财富。
“向你走来的,都是你的恋人;离你而去的,都是你的情人。”如今,汪国真写给鼓浪屿的诗,用在人来人往的邮轮中心码头,意境十足——八十年光阴弹指一挥,唯有文化永恒。现在,厦门轮渡正在将另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鼓浪屿之波,填上英文版歌词,让这首代表鼓浪屿、代表厦门的歌曲传向更远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