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霞城城隍庙阵头队应邀赴金门参加迎城隍庆典活动
2017-05-10 10:30:40 来源: 集美报 责任编辑: 李霖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城隍文化把我们系在一起” 霞城城隍庙阵头队应邀赴金门参加昨日的迎城隍庆典活动 台神轿。(郑定强 摄) 探秘阵头队 每尊神将至少80斤以上,2米多高 神轿为实木打造,重达400多斤 训练细节 台北霞海城隍庙阵头技法老师每年过来教新步法 挑100多斤的桶装水在白虎岩来回几趟,练肩膀力量 男的撵神轿、舞神将,女的当义工、打军鼓,很多村民全家齐上阵 4月28日晚7点半,位于后溪村霞城城隍庙的4扇红漆大门徐徐打开,庙堂高高悬挂的数十盏灯笼,映红了一片夜空。阵头队的梁思木最早来到庙里,跟值班的管理员一起打开大门后,他开始烧水、泡茶,等候其他队员的到来。8点半左右,陆陆续续来了二十多个队员,上香祈福、敲鼓鸣锣、“请”出神将,为参加5月7日金门迎城隍庆典活动,整个“五一”小长假队员们都在这里集训。 学步法 挑水桶 5年来坚持每周训练 “每周末和节假日是我们固定的训练时间,平时大家忙着上班、上学。”梁思木说,这个“传统”从5年前阵头队组建之初就坚持到现在,不需要特别通知,有空的队员都会过来。每年,阵头队还会受邀到台北、金门、新加坡、漳州等地表演,就必须在几天时间里加紧训练,不管刮风下雨,“下雨的时候就在晒谷场里练习,即使满身大汗,也没有人喊累”。 锣鼓声响起来,广场前的台阶上,村里的老人带着孩子来看热闹。队员们轮流钻进两米多高的神将——城隍爷驾前守护神将“七爷、八爷”,踩着高低交叉的步法,时而单人踱步,时而两人互拜。“每个步法都是有讲究的,因为阵头文化在大陆失传已久,所以台北霞海城隍庙的阵头技法老师每年会来教一些新的步法,大家有时间就要不断练习。”梁思木一边练习,一边与其他队员交流心得,“从易到难,一点点累积”。 要将比自己身高高出近一倍的神将“扛”在肩头,不仅需要技巧,更要力气。每尊神将至少80斤以上,队员中不少是从没干过农活的80后、90后甚至00后,根本抬不动。而年纪稍长的,面对的是400多斤实木打造的神轿,“刚开始,我们就用扁担挑着100多斤的桶装水,在白虎岩来回几趟,练肩膀的力量。”这么多年下来,每个队员的肩膀上都是厚厚的一层茧。 不仅把力量练起来了,也把很多坏习惯“练”没了。“练几个小时后,体力消耗比较大,回家就洗洗睡了,不像以前那么爱喝酒了。”年轻人则是改掉了熬夜的习惯,整个人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 父子兵 堂兄弟 互帮互助邻里情 阵头队里有不少“父子”、“兄弟”组合。林来团、林智雄父子在阵头队成立的时候就加入了,当时林智雄还只是13岁的初中生,“这是传统文化,而且可以锻炼身体,我就把他带上了。”在朴实的林来团看来,城隍文化改变了林智雄,再苦的训练他都能坚持下来,而且变得更开朗了,“他会带着同学来庙里参观,向同学介绍城隍庙的历史。”林来团欣慰地说,在他的带动下,妻子也成为城隍庙义工队、军鼓队的一员。 男的撵神轿、舞神将,女的当义工、打军鼓,很多村民都是全家齐上阵,阵头队加上义工队的总人数超过了160人。他们之中有企业老总,也有做小本生意的,有当厨师的,也有做电工的,各行各业的人聚在一起,互相交流,有困难时,互相帮助。“我以前在外地工作,两年前想回来开店,阵头队的朋友们就主动帮我找店面,还帮着出谋划策,我的店很快就装修开业了。”阵头队让离乡多年的梁思木倍感温暖。 年复一年,城隍文化通过阵头队的努力,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和了解,也成为凝聚乡情、邻里和谐的纽带。城隍文化所提倡的心怀感恩和发扬正气,也一点点浸润到大家的心里:80后队员陈志渊,不仅出资赞助了阵头队的队服,去年春节前,还为村里的60岁以上的老人献爱心,赠送了油和米。而村主任周勇坚更是积极协调市里、区里的剧团下乡,为老人送来欢乐。 (记者:郭妮妮 来源:集美报) |
相关阅读:
- [ 05-23]集美盛光社区书院举办“情暖端阳,粽情盛光”活动
- [ 05-23]集美法院判决一起劳动纠纷案 法定休假日应付加班费
- [ 05-23]集美区垃圾分类宣传进社区、进厂区、进校区活动启动
- [ 05-23]集美交警大队:排隐患防事故 严管理保安全
- [ 05-23]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公益活动在集美举行
- [ 05-23]集美:深入宣传提高签约意愿 家庭医生走近更多百姓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