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全省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责任书考核厦门再夺冠
2017年
厦门环境保护工作将立足新起点再启新篇章
蓝天白云下,城市一片郁郁葱葱。厦门展开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美景
厦门日报讯 (记者 黄璜)您听,新春佳节脚步声已在耳畔;您看,又一份生态文明建设的捷报已经摆在眼前。在刚刚结束的2016年度全省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考核中,厦门再度荣登榜首。蓝天碧海环抱下的厦门,生态之美熠熠生辉。
回首过去,时刻铭记着习近平总书记对厦门提出的“成为‘生态省’建设排头兵”的嘱托,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各级各部门全面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上下一心开拓进取,生态文明建设捷报频传、硕果累累。展望未来,乘着举办“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的东风,厦门生态文明建设将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立足新起点、再启新篇章,持续高歌奋进,在全世界面前展示最动人的生态之美。
【放眼2017】
在2017年,市环保局将举全局之力做好厦门会晤的环境质量保障工作,确保空气的清新、水质的清澈、土壤的芬芳、城市的安宁。
生态文明建设高歌奋进
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将在厦门举办,这一年,也是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全面推进的时期,国家环保部将对福建省、省环保厅将对厦门市开展环保督察,环保工作任务艰巨而繁重。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这些挑战都将被转化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的动力,厦门将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全面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各项任务。
6月底前完成VOCS(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工作,8月底前完成黄标车淘汰和锅炉整治提升任务;一以贯之地落实“河长制”,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消灭黑臭水体;规范危废管理,推进土壤污染修复试点,工业固废处置中心预计下半年投用……厦门环保等相关部门将持之以恒、不懈努力,赢得污染防治保卫战的全面胜利。据市环保局介绍,在2017年,该局将举全局之力做好厦门会晤的环境质量保障工作,确保空气的清新、水质的清澈、土壤的芬芳、城市的安宁。
同步推进的,还有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一系列工作。推动《厦门市环境保护条例(修改)》立法和《厦门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方案》落地,配合开展生态系统价值核算、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以及自然资源专项审计,继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体系,加快智慧环保建设步伐,积极与环保部合作、研究设立环保院士工作站……从立法到机制、体制的完善,无疑将为厦门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简化环评等级,探索推行环境影响后评估,试行排污许可证“一证式”管理;加快推动绿色产业发展,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科学布局和协调发展,通过环保工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最终惠及民生福祉。
2017年,对于厦门来说,是具有特别意义的一年。2017年,对于厦门的生态文明建设来说,也将是值得永远铭记的一年。厦门生态文明建设将持续高歌奋进,让碧海蓝天、青山绿水携起手来,向全世界展示厦门动人的生态之美。
【回首2016】
2016年,厦门率先全省获得“国家生态市”命名,岛外四个区全部被授予“国家生态区”称号;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空气质量优良率98.91%,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排名第4;拥有27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成果,小流域综合治理、环保网格化监管、轻微污染天气应对办法、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在全省推广……
2016年,厦门的生态文明建设交出了一张亮眼的成绩单,成绩的背后,是在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下,全市上下一心、勇于拼搏、敢于创新,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征程上迈出一个又一个坚实的步伐,打开了独具厦门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全市上下一心开拓进取生态文明建设硕果累累
重拳治理强化监管 全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筼筜湖畔,蓝天白云、绿树红花,白鹭轻点水面、翩翩起舞;天竺山下,溪水潺潺、山林叠翠,村民安居乐业、美满幸福……好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美景!这背后凝聚了多少人全力守护、全心呵护的心血和汗水。
AQI指数(空气质量指数)刚刚超过60,对于一些城市来说这可能还是好天气,对厦门各级各部门来说,这无异于吹响了“空气保卫战”的号角,大家紧急集结,通过一系列降尘举措迅速治愈污染问题。与此同时,厦门各级环保部门积极履职,开展集中供热和锅炉整治,启动全市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配合推动开展“绿色海港”和“绿色空港”建设、加快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从污染治理到源头预防,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为守护“厦门蓝”立下了汗马功劳。
另一边,水环境和土壤环境治理的战役也是连连告捷,不仅小流域综合治理、农村水环境治理成效显著,饮用水源地水质持续保持100%达标,厦门更率先全省完成了全市97家涉重金属企业污染整治,并深入开展清洁化改造,不惜巨资推进“厦门市工业废物处置中心项目”的建设。
与此同时,厦门主动向各种环境污染问题“宣战”,率先全省完成联动执法试点任务,市环保局与法院、检察院和公安局建立起办理环境违法犯罪案件协作联动机制,成立全省第一家环保警务室,联合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全年实施按日连续处罚12起,实施查封扣押案件101起,罚款20258.15万元,移送追究刑事责任案件31起。
不仅如此,厦门各镇街都成立了环保工作站,环保监管被纳入城乡社区网格体系;建立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机制,实现从产污、排污到治污的全过程评价;制定有奖举报办法,启用在线监督举报管理系统“环保随手拍”平台……环保监管工作延伸到镇街、村居,广大企业、普通市民都被发动起来,真正实现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施治+社会参与”的社会共治大格局。
开拓创新深化改革 生态环保工作一路攻坚克难
在厦门,每一袋危险废物,从产生、储存、运输,到最后的处置,一举一动,都被“危废管理平台”牢牢掌握着,所有这些信息集中起来,便是厦门“危废”管理的数据库。这是市环保局正在着手打造的“智慧环保”平台的其中一部分,智慧环保大数据,今后将在各个领域内综合运用,涵盖环评、环境应急、生态环境监测以及环境执法等各个方面,成为厦门市环境保护工作的一本“百科全书”,将为环保的科学决策提供强有力的辅助。
乘着改革东风,厦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扬鞭奋进,敢于先行先试,顺势而为破解困境。不仅率先全国推行“智慧环保”建设,也是全国最早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的城市之一,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绩效考核权重由4%提高到25%,一样是领先全国,有效落实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责任制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此外,厦门率先全省启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至今已落实绝大部分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案编制任务,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综合试验全面推进;率先全省出台《环境教育规定》,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以及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体系建设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也取得初步成果。
不仅在顶层设计、机制体制方面有创新,在具体的执法监管手段上,厦门更是争当排头兵,率先全省将遥感监测技术用于“四桥一隧”机动车监管,并将无人机与传统监管执法相结合,实现精准执法……先行先试、敢闯敢试,厦门在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持续发扬着“特区精神”,一路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形成了不少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经验。
提速增效提前谋划 切实助力经济“绿色”腾飞
一直以来,厦门的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工作都以服务发展为己任。保障环境安全、优化生态空间,是为了对标国际一流,打造营商环境,是为了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
2014年-2030年,这是时间跨度长达17年的深谋远虑;划定981平方公里生态控制线,占全市国土面积的57.6%,全市14个涉农镇(街)全部获得国家级生态镇命名,这是生态创建的全域覆盖……《美丽厦门环境保护总体规划(2014-2030年)》和《美丽厦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2014-2030年)》,将生态控制线纳入“多规合一”平台管理,实现从生态空间的整合到建设项目前期决策的无缝对接,使环境监管从末端管理真正走到了前端决策。
不仅是生态空间的优化,厦门还积极谋划为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腾出总量空间。厦门率先全省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排污权核定工作,全面推行排污权交易,全年完成26家企业排污权收储和335家重点工业企业的排污权核定,累计排污权交易金额1464.81万元,为重点项目建设腾出总量空间。
一年时间,审批各类环保相关项目近1600个,最快的当天可以办结,最多的为建设单位节省了22个工作日的审批时间;在自贸片区网站开设环保专窗,实现全程网上办理,开通至今已办理47个项目的环评手续,累计节约时间超过600个工作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也是一大重头戏,厦门率先全省制定实施《厦门市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准入特别限制措施(负面清单)》、《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环评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和《重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委员会工作制度》等一系列涉及环评审批的重要文件,切实实现了增效提速、服务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