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日报讯(记者 江海苹)基层检察工作是检察事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检察工作最具创新活力的一环。
近年来,市检察院注重发挥基层创新的积极性,坚持突出重点、培育亮点的工作方法,大力挖掘基层检察院工作中的闪光点,推进基层检察院建设健康发展。厦门各区检察院围绕创新目标着力开展特色工作,实现基层“亮点纷呈、百花齐放”的崭新局面。
思明区检察院:打造“一站式”便民利民平台
思明区检察院将检察机关所有对外办事办案服务职能集聚起来,为群众到检察机关办事提供“一站式”服务平台,同时推行阳光检务,增强了检察工作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思明区检察院检务大厅实行一站式服务,提高办事效率
2016年9月22日下午,思明区检察院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是全国人大代表,千里迢迢从河南来到福建省视察检察工作,最后一个站点,就是视察慕名已久的思明区检察院深化检务公开的重要平台——思明区检务大厅。
无论是自助触摸查询系统的“案件公开查询”,还是受理接待区、会见阅卷区、控申接访区,以及设立检察长接待室、听证室、情绪疏导室、远程视频接访室……这个在厦门检察机关率先建立的“一站式”综合对外服务窗口引起了代表们的注意和兴趣。大家对思明区检察院关注民生民利,推动检务公开的做法表示赞赏。
早在2014年10月,思明区检察院就打造了这个检务大厅,将检察机关所有对外办事办案服务职能集聚起来,为群众到检察机关办事提供“一站式”服务平台,同时推行阳光检务,坚持线上线下“一站式”服务相结合、文明规范与阳光公开相结合,增强了检察工作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检务大厅成为检察机关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检察权正确行使的一个重要平台,提升检察机关的亲和力和公信力。截至2016年12月,该检务大厅共受理案件7645件,接待来访群众15007人次,提供行贿犯罪档案查询服务9835件次。
多年来,思明区检察院积极推进检务公开,依托检务综合接待大厅,优化便民措施,建成集网上、掌上、实体检察综合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线上线下“一站式”服务,着力构建多层次、多角度、全覆盖的司法服务网络,无论是在实体上还是网络上,群众办事都有了更加便捷的服务平台。如今,该平台已成为全国检察机关推动检务公开的一个闪亮的品牌。
湖里区检察院:构建未成年人综合保护体系
湖里区检察院在厦门率先引入社工参与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实现司法资源与社会力量的有效对接,建立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借助社会工作专业力量的长效机制。
湖里区检察院设立沙盘工作室为未成年人开展心理辅导
在湖里区某学校,未成年人李某和张某对另一名15岁的女同学进行殴打、烟头烫、拍裸照、抢手机等不法侵害。承办检察官在办案中发现,犯罪嫌疑人李某因母亲长期唠叨、溺爱,行为叛逆,以向外扩张去寻求认可;而犯罪嫌疑人张某则因家庭关系冷淡,缺乏关爱导致性情冷漠,向外寻找关爱。
于是,承办检察官抓准帮扶工作的切入点,对两人及其父母进行个人心理疏导和家庭关系疏导,指引成长方向,并引导其法定代理人改变教育方式,缓和家庭关系。最后,李某向父母痛哭改过,张某后来学习进步很明显,考了年级第五名。
湖里区检察院对该案的办理,成为2015年度福建省检察机关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精品案例。
近年来,湖里区检察院在厦门率先引入社工参与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实现司法资源与社会力量的有效对接,建立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借助社会工作专业力量的长效机制,推动形成司法引导、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广泛参与的未成年人综合保护体系。
自2015年起,湖里区检察院利用政府购买服务,以“关爱女童成长”项目、“离婚子女健康成长”项目、未成年人多方家庭和解会议、未成年人心理疏导课程为试点,建立社工工作制度体系。与厦门市救助站、心灵空间(厦门)心理咨询有限公司以及湖里辖区内的部分学校、社区、社会组织等23个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帮扶网络。试点开展涉罪未成年人“自我更新计划”,针对性设计情绪管理、理性认知等7个小组成长课程,做好涉罪未成年人行为矫治;依托未成年人爱心帮扶基地,为涉罪未成年人提供汽车维修、服装制衣、茶叶销售、厨艺等技能培训,由爱心企业提供就业机会,提升涉罪未成年人生存技能,帮助他们回归主流社会。
集美区检察院:让法治阳光照耀校园每个角落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与集美区检察院共同成立“校园阳光工作室”,是集美区检察院开通的全省首个、也是唯一一个专门针对在校生的微信公众号。通过“校园阳光工作室”,许多在校生获得法学实践的机会。
集美区检察院校园阳光工作室到学校进行普法教育
2016年10月,一则“关注公众号‘校园阳光工作室’即有机会获得‘看守所神奇之旅’”的微信在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的学生中流传开来。
看守所到底长什么样?如何与犯罪嫌疑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带着疑惑,学生们扫描二维码关注了“校园阳光工作室”,并提出了参观看守所的申请。若干天后,有40名同学参与了“看守所神奇之旅”。
毕业季期间,“校园阳光工作室”推出《大学生,你们应知道的求职骗局》。资深检察官结合各类与大学生求职有关的诈骗案例,精心整理出骗子惯用的“诈骗三式”——里应外合骗财、高薪利诱骗人、网络兼职骗信息,同时有针对性地编出了朗朗上口的求职防骗小口决。
“校园阳光工作室”还推出了紧贴校园生活的《微信抢红包新技能get√》、《匆匆那年之在校生犯罪篇》、《网瘾少年的烦恼》等多篇优秀原创作品,受到高校学子热捧。
“校园阳光工作室”,是2013年4月,集美大学诚毅学院与集美区检察院共同成立的“检校互动”品牌,是集美区检察院开通的全省首个、也是唯一一个专门针对在校生的微信公众号。
如今,通过“校园阳光工作室”,许多在校生获得了法学实践的机会;关注“校园阳光工作室”微信内容,已经成为学生们课余“刷手机”时的自觉习惯。
“校园阳光工作室”微信公众号自开通以来,以“舌尖体”等网络文学体裁,配以形象化的照片或漫画,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受到法治精神的熏陶。至今为止,已发布信息60多期,搭建起检校沟通的新型桥梁。
海沧区检察院:一村居一检察官
海沧区检察院选派41名优秀检察官为海沧辖区41个村居各配备一名社区检察官,开展法律服务、社区矫正、未成年人帮教、扶贫帮困并受理群众控告、申诉、举报等。
海沧社区检察官为群众解答法律问题
2015年以来,海沧区检察院选派41名优秀检察官为海沧辖区41个村居各配备一名社区检察官。
并且,海沧区检察院还实行“检察官基层工作日”。采取每周五下午定期工作与应急性工作相结合的机动时间制,根据群众需要和预约情况及时开展社区服务。该院还制作社区检察官联系卡,载明该社区检察官姓名、照片、联系电话,方便居民群众的联系。
“一村居一检察官”制度运行以来,社区检察官运用专业优势,进小区、进村组、进住户,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在征地拆迁等中心工作方面做好群众思想工作,为群众提供相关法律咨询等服务,指引正确的救济途径,促进邻里之间矛盾纠纷化解。检察官苏世斌作为东屿村的社区检察官,长期驻点东屿村,深入东屿村群众之中,为群众排忧解难。
同时建立社区未成年人帮教基地。以社区检察官为纽带,充分发挥社区开展未成年人工作的优势,联合海发社区等九个社区共同创建未成年人帮教基地(含全市首个涉台未成年人帮教基地),并签订帮教基地实施方案:一是明确帮教对象、帮教场所及具体帮教措施。二是成立帮教基地管理工作小组。明确由海沧区检察院和社区分别抽调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业务、管理人员,组成工作小组,负责帮教基地的日常管理和帮教工作。
同安区检察院:检委会听庭评议
同安区检察院将检委会委员听庭评议制度规范化、常态化。由该院检委会委员对公诉人的出庭情况,以出庭质效与职业素能为重点,以出庭检察人员在法庭上对案件事实的把握能力、法律运用能力等方面为标准进行综合考评、打分。
同安区检察院开展检委会听庭评议
公诉人如何提高出庭质量?除了不断学习、实战锻炼外,由经验丰富的前辈提点,不失为一条更易见效的办法。一场评议,一次进步,这是同安区检察院开展的检委会委员听庭评议的成效。
2016年6月,同安区检察院开展了首次检委会委员听庭评议,并选取具有一定争议性的叶某放火案作为检委会委员听庭评议的首次尝试。由该院检委会委员对该案公诉人的出庭情况进行综合考评,现场打分。
在随后召开的听庭评议会上,以“只提坏的,不说好的”为定位,7名检委会委员各抒己见,如“审查报告说理不够透彻充分、证据分析较为薄弱”“指控讯问没有到位,针对性不强”“法庭教育不够深入”“法庭应变预估不足”等等……
2016年9月,同安区检察院制定了《检委会委员听庭评议工作办法(试行)》,逐步将检委会委员听庭评议制度规范化、常态化。
2016年11月,同安区检察院结合正在开展的队伍建设业务素能轮训活动,将听庭评议作为公诉部门拟入额检察官的特殊轮训方式,将以听促学、以评代赛、以议代训为目标,开启了新一轮听庭评议活动。
本轮评议打破传统听庭窠臼,首创以观摩庭审录像方式进行评议。同时,增加了出庭公诉人自我评议的环节,要求出庭公诉人角色转换到普通评议人,从第三人视角对自己出庭公诉的案件进行客观评议。此举一方面让平日驻守在三尺公诉台上的公诉人有机会从台前走到幕后,对自己出庭公诉案件进行全程观摩跟踪,更有助于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整改;另一方面也对其他公诉人造成隐形压力,倒逼公诉人提高日常公诉质量,更好地适应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翔安区检察院:检察服务订制菜单
“菜单式”检察服务指由翔安区检察院提供涉及法律咨询、矛盾化解、法治宣传、未成年人保护、廉政建设、创意策划、公益活动等多元化服务,并由社区自主选择适用的检察服务新模式。
翔安区检察院推出《检察服务订制菜单》
近年来,翔安区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不断延伸法律服务触角,积极主动参与辖区经济社会建设。今年,该院又创新检察服务方式,通过“一员二室三平台”的菜单式服务,参与辖区内厝镇莲塘社区“清风莲塘”建设工作。
据了解,“菜单式”检察服务指由翔安区检察院提供涉及法律咨询、矛盾化解、法治宣传、未成年人保护、廉政建设、创意策划、公益活动等多元化服务,并由社区自主选择适用的检察服务新模式。
社区如何“点菜”?据介绍,翔安区检察院开启了“一员二室三平台”模式。即,以翔安检察院社区检察官为联络员,对接共建的各项工作。莲塘社区检察官许建平曾担任莲塘社区书记助理,社区里的一草一木、大事小事,没有一样是他不熟悉的。村民遇到什么困难,他都当作自己的困难去解决。今年5月,许建平协助莲塘社区干部成功促成被拆迁人林某同意拆迁,为规划中的莲塘孝亲路全线施工奠定基础。此外,他还经常深入社区,在莲塘书院为村民讲解宣传法律知识,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
同时,以“控申文明接待室”为窗口,了解村民法律诉求和社情动态,妥善解决涉法涉检信访。以“石华劳模创新工作室”为支撑,为“清风论坛”提供创意和策划支持。
以“老丁说廉”为平台,定期开展廉政文化教育和宣传,为廉洁村务建设提供法律咨询和建议。以“戴姐姐说法”为平台,利用节假日,为莲塘小学学生开展未成年人自我保护和预防犯罪宣传教育,与特殊家庭子女结对子,为莲塘社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以公诉科“青年文明号”为平台,为莲塘村民提供法律咨询,利用乡村书院开展普法活动,积极参与社区开展的公益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