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文化的“种子” 根植在群众心间
海沧区全面启动“弘扬耕读文化”活动,建设幸福家园
青礁小学学生大声诵读《颜氏家训》 。(本组图/林广明 摄)
芦塘书院人潮涌动,海沧区“弘扬耕读文化”全面启动。
厦门日报讯(记者 林岑 邬秀君 通讯员 黄旋旋)“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朝阳下,古厝前,海沧青礁村的孩子们用洪亮清朗的声音,诵读着《颜氏家训》。
9日,青礁村芦塘书院正式揭幕,作为“依托社区书院,传承耕读文化”的一个生动实践,此举标志着海沧区“弘扬耕读文化”的全面启动。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厚重的耕读文化延续了千年,时至今日,海沧人依然追寻着先人的足迹,用丰富多样的形式,诠释耕读文化的光与热,使之成为实现农村与城区同发展、农民与市民同进步,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源。
载体
社区书院弘扬耕读文化
在芦塘书院的第一堂课上,厦门知名文史专家彭一万将《颜思齐开台》、《陈炳猷建成莲塘别墅》等海沧历史故事娓娓道来,台下,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仿佛回到了往日私塾的年代,传统耕读文化的‘因子’四处弥漫。”在彭一万看来,“勤劳自强、好学文明”的耕读精神是海沧代代传承、源远流长的共同精神内涵,社区书院是很好的平台,应充分打造,使之成为“弘扬耕读文化”的有效载体。
芦塘书院的负责人、台湾大学城乡与建筑研究发展基金会规划师李佩珍告诉记者,书院将通过打造国学讲堂、“四点钟学校”等活动项目,植入耕读文化内涵,培育村民的学习热情,营造全民自觉践行耕读文化的浓厚氛围。
事实上,芦塘书院只是海沧社区书院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放眼全区,14所各具亮点的社区书院已成为群众“栖息”心灵、浸染耕读文化的重要场所。
在天竺书院,老者牵着孙儿的画面常常出现在“乡愁廊”前,当老者讲起一个个关于水车、斗笠、犁、石磨的故事,耕读文化的“种子”已悄然播撒在孩子的心间。
在洪塘书院,“好媳妇”、“最美家庭”、“最美庭院”等系列活动评选层出不穷,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典范,汇聚起良好社会风气。
滋养
主题活动让人更有“精神气”
润物细无声。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随着全区弘扬耕读文化的步伐不断加快,这股精神力量如一剂“强心剂”,催人奋进。
“他原来天天窝在家里不做事,自从参加了社区书院开展的传承家风家训活动,整个人都‘活’了起来,大不一样了!”日前,聊起拆迁后搬入社区的年轻人小石,天竺社区的街坊邻里们纷纷“惊叹”他的转变。
原来,原本“好吃懒做”的小石不仅去工地上找了一份活,这几日,他还计划着和朋友一起承包工程,生活充实了,小石显得更有“精神气”了。
在海沧的另一隅,近日,院前社济生源合作社的青年们一边忙着对村里的民宿进行完善提升,一边积极参与“耕读之家”评选等耕读文化主题活动,通过文化的滋养“激活”创新的“细胞”。
在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郭齐勇看来,耕读文化在推进全海沧人文素养提升上起到重要作用,对于海沧推动被征地农民和海域退养渔民转型为新型农民,具有重要意义。
更令人欣喜的是,一股全社会共同参与弘扬耕读文化的热潮正在海沧区“发酵”。在海沧各个村居社区,一批批乡贤走出小家,自发为大家整理家风家训,为年轻人讲授当地历史人文故事,将生生不息的耕读文化代代相传。同时,许多村民捐出了祠堂、农具等,为弘扬耕读文化出一份力。
传承
耕读文化是一座精神桥梁
“耕读文化是一座精神桥梁,既可以在思想上为农民转产就业树立信心,又引导着人们学会创业、安身,懂得修德、立命,以劳作致富、以崇文启智。”海沧区相关负责人说。
“清水澄晖新景象,河图献瑞耀文明”,弘扬耕读文化,海沧具有深厚传统。回溯历史,名流辈出,49位进士、104位举人在海沧“诞生”。明末东林党后七君子周起元、开台王颜思齐、早期民主革命先驱杨衢云等都受到海沧本土传统耕读文化的影响。
当前,为了进一步提升海沧全区47万人民的人文素养,做好其中8万被征地农民和海域退养渔民的转产就业创业工作,海沧区拉开“弘扬耕读文化,建设幸福家园”系列宣传教育活动的序幕,通过持续传承耕读文化,形成良好家风、社风,培养民众开放包容心态,打造融合开放的城区。
“下一步,海沧将继续把社区书院作为弘扬耕读文化的主平台,打造一批具有浓厚耕读特色的社区书院。”海沧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还将通过建立均衡优质的公共文化供给机制、提升农村基础教育水平、强化被征地农民和海域退养渔民职业技能培训等具体措施,推动被征地农民和海域退养渔民生产、生活方式不断向现代化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