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金尚社区> 党建工作 > 正文

“最美社区工作者”陈素珍带领金尚走上“快车道”

2016-12-01 12:06   来源:厦门网  责任编辑: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说起湖里江头街道金尚社区,后面似乎总跟着一串长“尾巴”:全国百佳学习型社区、全国社区志愿者先进单位……拥有20项全国性荣誉以及200多个省市荣誉的金尚社区,是个名副其实的“明星社区”。

和谐社区美名扬,离不开它的“大当家”:社区党委书记陈素珍。这个忙起来脚尖不着地的“女汉子”,在不久前厦门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层“最美人物”评选活动中,获评“最美社区工作者”,并参评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主办的2016年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层“最美人物”评选活动。

不忘初心

服务居民是最快乐的事

“我喜欢社区工作。在外人看来,可能是我在服务居民,但我自己是乐在其中的。”

如今的金尚社区,早已成了真正的“金”字招牌,很少有人能想象出它十几年前的样子。1999年,已是企业中层干部的陈素珍,辞掉了月薪3000多元的工作,以第一名的成绩踏入金尚社区工作岗位,月薪不足1000元,“那时候几乎什么都没有,连给社区举办一场乒乓球赛,都没有资源。”

刚从企业过来的陈素珍,想要用企业管理方式来管理社区,规范制度、建设团队、培育社区精神。不过,直到现在,陈素珍仍坦言,那段路,走得“很艰难”:“当时社区工作者工资不高,很多人觉得,过得去就行,连我下属都希望我不要那么折腾。”

一名社区工作者告诉记者,但凡下属工作疏忽,陈素珍都会站出来一起承担。一次,给贫困家庭的补助已经发放完了,但仍有一名老人找上门来,经过核实,老人确实符合补助条件,陈素珍二话没说,和具体经办人各掏了一半的钱,给老人送过去。陈素珍觉得,有需要帮助的人却没有得到帮助,下属没做好,也是自己没有尽到把关责任。

“我真心喜欢社区工作。在外人看来,可能是我在服务居民,但我自己是乐在其中的。”陈素珍说,慢慢地,居民的参与意识提了上来,再加上湖里区特别重视社区建设,“以前社区工作者是居委会大妈,不被人看好,但你的真心付出居民都看在眼里。”几股合力之下,金尚社区走上了“快车道”。

真情付出

“三步走”让社区更温馨

“善待每一位居民,注重每一个细节。”

在社区工作人员看来,陈素珍为居民服务可不是空头支票,每次社区居民有事找她,她都会在第一时间赶过去。采访陈素珍时,记者亲眼见证了这些“婆婆妈妈”的事儿:菜市场的人过来,抱怨摆摊生意不好,求帮助;居民打电话来,让社区安排人帮忙调解家庭矛盾……

抗御“莫兰蒂”台风期间,陈素珍(右一)为志愿者制作素食餐

抗御“莫兰蒂”台风期间,陈素珍(右一)为志愿者制作素食餐

陈素珍总结,金尚社区为居民服务,经过了“三步走”。一开始的时候,服务的对象侧重低保户、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需求;随着政府投入的不断加大,这些人都有了保障,就开始转向普惠;而今服务更加精细化,重视居民更高层次的需求,譬如陈素珍还组建了“素珍在线”,帮助有抑郁症的居民走出阴影。

陈素珍办公桌背后,正对着头顶,是一副毛笔字:“善待每一位居民,注重每一个细节。”章华盛是陈素珍在工厂时的同事,让他诧异的是,每次来金尚社区,随便问一个人,都会为陈素珍点赞说:“哎哟,这个书记,很热心,很爱帮助居民。”

党建领航

社区创新治理迈向专业化

“搭建一个平台,等平台成熟后,还给居民,还给志愿者。虽然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没增多,但引入民众的力量后,就有了无穷的力量。”

如何更好地服务“家人”,为居民提供全面化、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身为党委书记的陈素珍深知,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反哺社区,是最有效,最受居民欢迎的方式。

团队建设之初遇到的困惑,让陈素珍意识到,单凭一支在职队伍的力量远远不够,民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她把金尚社区党组织定位为服务型党组织,推动健全社区网格联动机制,形成“党支部、业委会、物业企业”三方联动的社区网格化服务模式,发动党员带头,推动“反哺社区”,“筑巢引凤”等计划。金尚社区逐渐形成了以党组织为核心,大家的事情大家管的喜人局面。譬如,居民黄锦川,利用自己的特长为社区绘就了“橙子树”社会价值观形象墙;金尚社区还有个各类专家、能人组成的“顾问团”,为社区发展出谋划策,并由能人巧匠组成的“社区策划师”具体执行。

“只要资源整合得好,办事效率自然提高。”在陈素珍看来,发现居民的需求,再由社区党委来牵头,搭建一个平台,吸纳资源,等平台成熟以后,让志愿者或专业的团队接着做。譬如,陈素珍发现居民家里垃圾中有不少果皮、菜叶,她便把环保酵素引进社区。她发现社区居民小孩有英语培训的需求,便和一家刚起步的英语培训机构商量,让他们到社区来给孩子们上课,由社区提供场地,前提是培训得免费。“引入英语培训机构,一箭三雕,一是社区的服务项目多了一项;二是孩子们的需求满足了;三是刚起步的培训机构得到了发展,报名的孩子多了,他们直接在社区租了房子办班。”陈素珍笑着说,“搭建一个平台,等平台成熟后,还给居民,还给志愿者。虽然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没增多,但引入民众的力量后,就有了无穷的力量。”

(新媒体编辑:邹倩玮)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