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者肖女士来看望已经治愈的小女孩。 厦门日报讯(文/图见习记者叶舒扬)“咱们终于可以回家啦!”办完了出院手续,欧女士看着怀抱中的小女孩,轻轻地说出了这句话。十七天前,欧女士看着女儿“类孟买型ABmh”的血型检测单,欲哭无泪;十五天前,热心人肖女士的血样配对成功,让她重新燃起希望。终于,在三百多个小时的等待后,她等来了女儿的成功治疗。 本月3日,本报报道了杨永教先生和妻子欧女士的“恐龙血”女儿,因为缺少符合的血型,无法进行心脏修复手术的事。看见报道之后,肖女士专程从福州赶到厦门献血,血样和小女孩成功配对。经过第一医院的手术治疗和一周的观察,昨日上午,小女孩顺利出院。从记者处得知消息的肖女士也专程赶到第一医院,见到了小女孩。 住院观察一周多小女孩终于能出院 从杨先生那里得知小女孩的预定出院时间后,记者于昨日上午十点左右来到了第一医院急诊楼七楼病房。在15号病床,记者见到了正在收拾东西的杨先生,正在逗孩子玩的欧女士,和正在东张西望的小女孩。小女孩看到记者到来,嘴里咿咿呀呀地说着话,双手也“张牙舞爪”。记者走上前握了握她的手,小女孩咧开嘴笑了。 “这几天她可有精神了,说的话也变多了,心情看上去很好呢。”看到女儿这么有精神,欧女士也感到放心许多。她告诉记者,这一周的入院观察,她每天都陪着女儿住在病房里,看着女儿一天天精神起来。从刚结束手术那天的昏昏欲睡,到现在的活蹦乱跳,欧女士感觉到了女儿身体状况的明显好转。她告诉记者,尤其是最近两天,一直到夜里十一点女儿才会入睡,白天则由自己带着去其他病房串门,许多住院的病人都很喜欢逗她玩。 欧女士抱着女儿离开病房去“串门”,杨先生也收拾好了东西,坐下休息。他告诉记者,这一周以来,第一医院心脏外科的医生们对于自己的女儿十分地关注,每天都仔细检查她的恢复情况。前天,在最后一次诊察之后,小女孩被获准出院,接下来只需做几次定期检查即可。于是在上午,杨先生办好了出院手续,中午就将带着妻女回到翔安的家中。 献血者前来拜访终于见到了小女孩 就在这时,从走道里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杨先生站起身走出病房,正好看到抱着女儿的欧女士也赶了过来。原来,从电梯口走来了一位女士,提着一盒蛋糕和一袋小馒头。杨先生则是十分激动,因为这位女士不是别人,正是那天从福州专程赶到厦门,捐献血样的热心人肖女士! 肖女士赶到厦门献血的那天,因为时间匆忙,并没有能够好好看看自己要帮助的这位小女孩。在那之后,她一直关注着本报对于小女孩的报道,从成功配对的欣喜,到手术成功的欣慰。前天晚上,记者致电肖女士,告知他小女孩即将出院的好消息。肖女士二话不说推掉了第二天早上原定的安排,专门从家里赶到第一医院,来见小女孩一面。 在病房放下手上的蛋糕,肖女士拿起小馒头,递给坐在床上的小女孩。小女孩看了看帮助过自己的这位热心的阿姨,抓着小馒头袋子左看右看,眼神里充满着好奇。见到小女孩这么有精神,她也终于长舒一口气,在病床边和她坐在一起。她告诉欧女士,自己家的儿子已经五岁了,可五年前自己生产的时候,因为自己的稀有血型,医院连剖腹产手术都不敢做。现在,轻轻抱着流着自己的血液的小女孩,肖女士的眼神里充满了温暖。 从沮丧到重见希望感谢大家的关心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就是半个小时。肖女士一边祝福着小女孩能够健康成长,一边赶着去办事。看着专程赶来又匆匆离去的肖女士,杨先生对记者说,他正好想起了那天,急匆匆赶到医院献血的肖女士。从心情沮丧寻求帮助,到热心人的及时出现,十多天的日子里,杨先生以特殊的方式感受到了厦门这座城市的温暖。对于厦门日报的帮助,对于肖女士的热心,对于这么多市民朋友的关注,杨先生有很多人想感谢,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离开病房前,杨先生对记者说,自己没有想好以后要怎么告诉女儿这段经历,但是在这之前,他和妻子都会牢牢记住这段时光,也会努力去帮助别人,传递爱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