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沧试点建两个沉井式地下停车库(示意图) 东南网10月3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余健平 吴晓平)停车难已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昨日上午,由厦门市建设局指导、厦门市停车产业协会主办的“中国·厦门2016年世界城市日――停车产业高峰论坛”上,来自国内的权威专家们现场交流智慧城市停车建设的经验措施。 记者在论坛上获悉,厦门市正全力推进城市停车场建设,发展智能立体停车先进理念和规划设计方法,解决停车设施供给不足的问题。其中,以海沧为试点的两个沉井式下沉地下停车库,将成为厦门市首个开发利用公共地下空间建智能停车场的范例,预计明年春节前后可投入使用。 另外,相关部门透露,已在厦门岛内金鸡亭和软件园二期附近选址,拟建一个占地10000平方米的停车公园展示平台。 解决停车供需矛盾 今年将新增一大拨停车位 如今的有车一族,在出门前,心里担忧的是目的地是否好停车,停车供需矛盾越发突出。对此,厦门市正全力推进城市停车场建设,发展智能立体停车先进理念和规划设计方法,解决停车设施供给不足的问题。 今年6月,厦门市建设局公布《厦门市2016年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工作方案》,其中提到,要重点确保33个“投用一批”项目在2016年内完成(新增路外公共停车泊位5606个),其中思明区10个、湖里区3个、集美区4个、海沧区11个、同安区3个、翔安区2个;加快推进11个“在建一批”项目建设(总车位6902个),其中思明区7个、湖里区2个、同安区1个、翔安区1个;力争促成22个项目开工(总车位约8148个),其中思明区4个、集美区7个、海沧区7个、同安区3个、翔安区1个。 挖掘公共地下空间 海沧试点建地下五层停车库 近来,厦门市建设局、厦门市停车产业协会着重调研了小区停车难的问题,以瑞景新村为例,小区内共有停车位约1000个,但实际拥有车辆却超过2000辆。“旧小区规划的弊端和土地供应不足,造成了小区停车位矛盾越来越突出。”市停车产业协会会长邹鲁建在发言中透露,接下来,厦门市将挖掘公共道路的地下空间,将城市土地“二次”利用。“比如小区红线外的空间、学校操场、体育场等,它们的地下空间有极大的利用价值。”这不是一个空想,其中以海沧为试点的两个沉井式下沉地下停车库已动工,预计将在明年春节前后投入使用。 据了解,该区沉井式地下智能停车库试点项目共涉及两座垂直运输360度旋转式地下机械车库,分别选址在政务中心东侧及文化艺术中心南侧,单库地下占地约340平方米,地面占地约150平方米,均为5层,单库车位50个,建成后两处共新增停车泊位100个,总投资约2581万元。 据市建设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沉井式地下智能停车库不仅在厦门,乃至全省都是一次尝试。这一模式是向地下要空间,往地下挖直径约20米的洞,深度十多米,洞边则是用预制好的混凝土框架。洞挖好以后,就往洞里安装智能停车设备,规划是五层,每层可停10辆车,共计50个停车位。待洞内施工完毕,洞口还要封起来,做成绿地或其他景观设施,仅留一个口做停车区和取车区,车开到这里停好后人离开就行,停车取车全是智能化操作,很方便。 发展智慧停车理念 岛内拟建停车展示公园 停车建设是城市综合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厦门始终积极地走在发展智慧停车理念的前端。“厦门岛内将建一个一万平方米的停车展示公园,目前已在金鸡亭附近、软件园二期附近选址,二选一。”邹会长在演讲中又透露了一个信息,这个停车展示公园,将从停车产业、设备、选型、建筑、城市景观等各个方面,展示厦门将要落地的停车建设规划,未来也可当停车场使用。 它将会是什么样子?“将结合厦门市的规划特点,集创新、可发展、智慧、美观、实用于一体。”邹会长介绍,比如,他很看好用钢结构搭建特色的停车建筑项目,既实用又能成为城市景观。 另外,厦门市停车产业协会还在积极筹办停车产业服务公司,一改目前停车企业服务人员的散编状态,与厦门市民政局合作,解决符合未来停车企业服务标准人员的就业问题。 解决校园周边拥堵 在路面上架起一座“安全岛” 说到拥堵和停车难,开车接送孩子上下学的家长们深知其苦,学校周边路段在特定时段严重拥堵的问题,已被诟病许久。主要原因在于,临时停靠造成车辆滞留,大量车辆在短时间汇集在某个路段,违规停放,加上返程大多需要调头行驶,校园周边交通经常瘫痪。 怎么解决这个疑难杂症?论坛上有专家提出,在校园周边建“安全岛”,它呈U形架于原本的道路上空,且有人行出口通往学校门口,接送孩子的车辆,在学校附近驶入这个“安全岛”,孩子在“安全岛”上下车,步行几步到学校,车辆再调头回程,这不仅可以解决拥堵问题,夜里“安全岛”还可作为停车场。 记者了解到,厦门市建设局、市停车产业协会已对厦门校园周边的交通拥堵、停车难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参与调研的相关工作人员透露,未来“安全岛”很有可能在厦门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