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潭尾滨海湿地公园二期工程下月开工,2018年起逐步建成 -这是全市首个以红树林为主题的生态湿地公园,始建于2010年
木栈道鸟瞰图
总体鸟瞰图
观鸟亭效果图
登岛码头效果图 厦门晚报讯 (记者 吴笛)记者昨日从市海洋与渔业局获悉,位于翔安火炬大桥旁的下潭尾滨海湿地公园二期工程将于下月开工。工程包括涉水工程和景观两个部分。其中涉水工程部分预计投入1.7亿元,将于2018年4月完工。景观部分将于明年5月份开工,2018年底完工,预计到2020年下潭尾红树林湿地公园将全面建成并对外开放。 一期种下42.8公顷红树林如今普遍长到1.5米多高 2010年,位于翔安火炬大桥西侧海域的下潭尾滨海湿地公园启动建设,一期工程种植红树林42.8公顷。经过造林培育,目前红树林长势良好。 为了给红树林创造生长的环境,施工单位共在红树林种植区造了5个“岛”。据专家介绍,红树林生长需要一个标高,通常需要在海平面以上1.6米到2.2米,造岛是为了满足红树林生长的条件,而所谓的“岛”,其实并不是岛,当海水涨潮时会将这些“岛”淹没。另外,红树林的养护期比较长,最初种植时只有40厘米左右,经过养护,目前红树林普遍高度达到了1.5米到1.6米。 专家表示,前段时间“莫兰蒂”台风来袭,对红树林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局部出现了倒伏,但是因为红树林的自我修复比较强,种植得很密,目前红树林的恢复情况良好。 同时,厦门大学的科研团队通过人工放流大量滩涂鱼类、贝类、虾蟹类和其他海洋潮间带生物,“重塑”下潭尾的红树林生态系统。随着良性生态系统的搭建完成,越来越多鸟类开始回归下潭尾栖息安家。据厦门大学海洋生物学专家观测,白鹭、红嘴鸥、红嘴巨燕鸥等鸟类的身影已越来越常见于生态公园内。 建设约6公里的木栈桥和栈道将新建7座观鸟亭 公园二期工程包括涉水工程和景观两个部分,将新增红树林生态岛屿2座,建设引育种中心,同时结合公园休闲旅游、科普教育等生态功能布局,开展码头、水道、观光步行道、科普廊道等市政及旅游休憩配套设施建设。 其中水工部分将于下月开工,主要包括三块内容,第一块内容是水道的疏浚,在红树林种植岛屿之间形成一个水道。用疏浚海泥回填造岛,再造两个岛。这两个岛在一期工程的外侧,依托两个岛将再造36公顷红树林。 第二块内容是湿地公园的观光栈道,观光步道位于红树林种植区内,总长约6公里,栈道将在种植区域内形成环形的观光栈道,供市民更好地享受海上红树林的美景。 第三块内容是新建5座码头,作为岛和岸上的连接,其中岸上两个码头,岛上3个码头。 景观建设将对观光栈道和栈桥作进一步完善,岸上会设置慢行道和自行车道,将在2017年5月开工,2018年年底完工。 值得一提的是,二期工程还将新建设7座观鸟亭,便于游客和市民在不打扰鸟类生活的情况下,更近距离地观赏湿地公园的美丽鸟儿。 预计到2020年,一个集科普、环保、旅游、休闲、观赏于一体的红树林湿地生态公园将展现在人们面前,不仅成为环东海域新城区滨岸生态屏障和重要的公共景观资源,也将大大提升城市周边景观效果与生态品位。 二期主要建设内容 将新增总面积约31.7万平方米的2座红树林生态岛屿,未来依托着两个岛再造36公顷的红树林。 建设总长约6公里的环形观光木栈桥和栈道。 新建5座码头,作为岛和岸上的连接。 对观光栈道和栈桥做进一步完善,岸上设置慢行道和自行车道。 新建7座观鸟亭。 建设引育种中心。 【链接】 首个红树林主题生态湿地公园 作为厦门首个以红树林为主题的生态湿地公园,建设初期重点清理养殖废旧设施和建筑垃圾。下潭尾红树林湿地公园一期工程建设共清理滩涂125公顷,种植红树林42.8公顷。 2013年1月,厦门大学团队接手“重塑”红树林的生态系统后,制定了人工放流滩涂鱼类、贝类、虾蟹类和其他海洋潮间带生物的方案,并建立了4个以秋茄为主要树种的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区。 2014年1月起,项目组根据潮水、温度等环境特征以及生物习性特点,在保护区内及其周围滩涂中开始分批人工投放适合当地生长的鱼类、贝类、虾蟹类和多毛类等。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湿地滩涂和红树林生物种类则由项目开始前的20多种增加至目前的80多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