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0月22日讯(海峡导报记者林少蓉)10月的鼓浪屿,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诗歌之岛”。“2016凤凰·鼓浪屿诗歌节”昨晚在鼓浪屿音乐厅盛大开幕。近百名海内外诗人齐聚美丽的鼓浪屿海岛上,他们写诗、读诗、唱诗、听诗,为这座美丽城市献礼,助力鼓浪屿“申遗”。未来三天,厦门将进入“诗歌节时间”。 本届诗歌节由凤凰网、鼓浪屿管委会、厦门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还邀请到了北岛、舒婷、郑愁予、维雅·库普里扬诺夫、玛尔莲娜·加布利扬、李道、田原、金泰城、金敃廷、金经株、墨普德、胡安·卡洛斯·梅斯特雷、洛尔娜·克罗齐、廖伟棠、颜艾琳、树才、赵野、余秀华、张定浩、李少君、汪剑钊、北塔等近百名国内外诗人齐聚一堂,共话诗篇。 鼓浪屿拥有“万国建筑博览”、“钢琴之岛”、“音乐之乡”、“海上花园”的美誉,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交会于此,闽南文化与殖民文化共融于此。这座仅有1.8平方公里的岛屿,见证了历史变幻的沧桑岁月,也孕育了一批知名的作家、诗人、学者和音乐家。 此次诗歌节的举办,旨在以诗歌为载体,促成一次东西方、两岸三地之间的文化交流。是一次让全世界认识鼓浪屿的绝佳契机,目前,鼓浪屿正处于“申遗”阶段。举办诗歌节无疑为其文化底蕴添上一层诗歌的色彩,更好地助力“申遗”。 本届诗歌节活动将持续到24日,其间将举办一系列的论坛讲座等主题活动。诗人们将在鼓浪屿“申遗”景点、曾厝垵、同安朱子学院、“最美乡村”大溪山等地进行采风考察,更深入地认识厦门,并将所看所思所感凝结成诗歌,在24日的闭幕式上,诗人将吟诵在诗歌节期间创作的关于鼓浪屿的诗,成为鼓浪屿永恒的诗意符号。 最期待 舒婷北岛将诗意重逢首聚琴岛 这是一场诗意的邂逅,也是当代诗坛留下一段佳话的时刻。在闻名遐迩的鼓浪屿岛上,两位著名诗人,朦胧诗代表人物——舒婷与北岛,借鼓浪屿诗歌节将促成“诗意”重逢。 媒体万分期待的两位诗人同场场景,昨晚还没有出现。因为台风原因,北岛昨天未能现身,预计将在今天抵达厦门。 提到舒婷,许多人一定会想到那首经典的《致橡树》:“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作为鼓浪屿的女儿,舒婷一直居住在鼓浪屿,也正是在这里,她写下了《致橡树》,可以说,鼓浪屿是其诗歌创作的源泉。 对北岛而言,诗歌《一切》:“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是烟云”,曾以振聋发聩的声音喊出了一代人的困惑与反抗。2007年北岛受邀执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并致力于诗歌教育,先后发起了“香港国际诗歌之夜”、《给孩子的诗》等活动。 两位当代著名诗人,30年前,他们冲破特殊时代文学艺术的长期禁锢,开创了朦胧诗的艺术道路,被誉为“北岛南舒”。《一切》与《这也是一切》的诗歌对话,更是成为朦胧诗史上的经典。然而作为多年好友,北岛却从未踏足过舒婷的家乡厦门,此次聚首在当代诗坛可谓意义非凡。 最“中国” 印度诗人一口标准普通话 印度诗人墨普德操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可算个“中国通”了。 他是尼赫鲁大学教授,也是中国与东南亚中心主任。他多次来华参加中国重大文化项目,将许多中国诗歌译成孟加拉文、国语印地文和英语。他还翻译鲁迅诗集、艾青诗集、毛泽东诗词全集,2014获“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第一次来厦门的他,对鼓浪屿赞不绝口。他说:“厦门有山有海,又有悠久的历史,还保留很多建筑遗迹,是个好地方。对诗人而言,的确非常适合创作。”谈到在厦门再次见到舒婷,墨普德表示很高兴。他表示,他跟舒婷1月份在新德里会见过,在国际书展上也碰面过。舒婷的不少好诗,他也都有翻译过,所以也算是在厦门见到老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