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0月8日讯 导报记者 李方芳 通讯员 刘云芳 近日,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突发心梗去世,年仅44岁。中青年精英心梗猝死事件频发,再次敲响了心血管疾病年轻化的警钟。 10月8日是全国高血压日。据了解,作为导致心血管病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我国71%的脑卒中死亡和54%心肌梗死死亡与高血压密切相关。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肖国胜主任医师提醒,面对异常严峻的心血管病发病形势,积极筛查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降低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和肥胖的患病率至关重要。 年轻人发病更危险 这个国庆假期,厦门各医院的心血管急诊手术不断,其中不乏有四五十岁的心梗患者,最严重的一个患者,心脏三条主要血管都出现了堵塞。 两天前,医院还接诊过一个年仅26岁的小伙子。他连续三晚通宵打麻将,诱发了急性心梗,所幸送医及时,经过抢救,在植入支架后转危为安。 “中青年患者突发心梗,往往比老年人更为不堪一击。”肖国胜指出,中青年人发生心肌梗死,通常起病急骤、症状凶险,发病前大多没有任何先兆,然而一旦发作,经常就是大面积心梗,猝死的几率也更高。相对来说,老年人心梗患者的心脏在冠状动脉病变长时间的“侵害”下,已形成一定的适应机制。 此外,由于年轻人大多自觉身体健康,即便出现早期不适也易被忽视,延迟就医,从而错过急救的最佳时机。值得警惕的是,年轻人发生心梗通常有明显诱因,如工作压力大、吸烟、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等。 不要抗拒长期吃药 据了解,目前我国40%以上的心血管病可归因于高血压。一旦确诊为高血压,便需要综合系统的治疗,甚至长期或终身服用降压药。这是众所周知的常识,但很多人无法做到。“我血压最近都刚好达标,就先停药了,等升高了再吃吧。”“这降压药长期吃怕有副作用,能不能少吃点?”“我一直都是吃这种药,就不用老跑医院调整了吧?”……这些高血压患者的错误观点,心血管病医院的医生们常常要在门诊中不断纠正。尤其是一些青壮年的患者,担心要一辈子服降压药,产生抵触心理或担心抗药性,总是抱着趁现在症状不重就不用药的侥幸心理。 事实上,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初期是没有症状的,直到发生了心血管病和脑卒中,才有了“感觉”,但那时治疗就太晚了。肖国胜表示,高血压患者应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规范服药,医生会根据病情的进展来调整药物的种类及剂量,制定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
相关阅读:
- [ 02-15]春节厦门心血管病患者“井喷”节后“护心”不可放松
- [ 01-23]85岁爷爷做模特拍时尚大片爆红网络 由其孙子掌镜 寒冷易引发心血管疾病 厦门不到2小时2人接连猝死
- [ 01-23]寒冷易引发心血管疾病 厦门不到2小时2人接连猝死
- [ 09-28]厦门心血管疾病患者群体年轻化 要让心脏充分休息
- [ 08-28]福建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同意厦门市心血管病医院增加第二名称的批复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