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去年赴上海参加“双城论坛”
东南网8月17日讯(海峡导报特约评论员 张宇韶)由于在“两岸政治定位”以及“九二共识”的原则立场上,两岸迄今尚无信任与对话基础,因此“在考卷未完成前”,两岸关系势必进入僵持、冷和的状态。在这个结构性的陷阱中,对抗性思维逐渐抬头,一方面冲击两岸经济交流的既有基础,也使得双方陷入国际关系“安全困境”的恶性循环。
平心而论,若要一次性解决目前两岸之间的政治僵局,恐欠缺战略视野与现实环境。两岸若无可能在短期之内找到重大战略利益作为政治对话前提,那么可否退而求其次?在既有或随机的政治议程或事件中,掌握契机制造善意氛围,寻求良善政策规划,并为彼此创造收益条件,逐步累积解决问题的信任基础。这种“寻求次佳方案”的逻辑或许是“点滴式政治工程”,但可能比较符合两岸现状。
即将举行的上海-台北“双城论坛”似乎就存在这样的契机。即便有宏观结构的限制,但是对微观的政治行动者而言,又存在某些独特的际遇以及可能创造的共同利益。这在现阶段的两岸关系实在可遇不可求。
柯文哲2014年一举入主台北市府,更提出“一五新观点”、“尊重并了解‘九二共识’”与“两岸一家亲”等论述主张,在2015年赴上海延续了上海-台北“双城论坛”的交流模式。在台北市政建设屡屡出现争议、民意逐渐下滑导致连任之路出现危机之际,借主办双城论坛的主场优势创造正面的新闻议题,积极从中争取交流实惠与“政策牛肉”,这将是柯文哲设定的收益方案。
对大陆而言,由于“双城论坛”层级仍属于地方交流,可在贯彻中央对台基调的同时保有灵活务实空间,并可在与柯文哲的政治互动中,对民进党当局及绿营执政县市产生具体的示范效果。重要的是,考卷虽然已从是非题、选择题调整成申论题,但让民进党当局认真完整作答才是上策。
不可否认,民进党执政团队的大陆政策仍有调整与进步的空间。特别是现阶段官方协商与对话机制中断、两岸民意开始出现情绪性对撞的气氛中,更需要有政治善意的释放,以此作为建构未来互动交流的信任基础。在此背景下,上海-台北“双城论坛”更具有积极的指标意义。这场论坛显然能为各方带来政治收益,但如何使其效益最大化,接下来就要看行动者的认知与具体作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