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去年赴上海参加“双城论坛” 东南网8月17日讯(海峡导报特约评论员 张宇韶)由于在“两岸政治定位”以及“九二共识”的原则立场上,两岸迄今尚无信任与对话基础,因此“在考卷未完成前”,两岸关系势必进入僵持、冷和的状态。在这个结构性的陷阱中,对抗性思维逐渐抬头,一方面冲击两岸经济交流的既有基础,也使得双方陷入国际关系“安全困境”的恶性循环。 平心而论,若要一次性解决目前两岸之间的政治僵局,恐欠缺战略视野与现实环境。两岸若无可能在短期之内找到重大战略利益作为政治对话前提,那么可否退而求其次?在既有或随机的政治议程或事件中,掌握契机制造善意氛围,寻求良善政策规划,并为彼此创造收益条件,逐步累积解决问题的信任基础。这种“寻求次佳方案”的逻辑或许是“点滴式政治工程”,但可能比较符合两岸现状。 即将举行的上海-台北“双城论坛”似乎就存在这样的契机。即便有宏观结构的限制,但是对微观的政治行动者而言,又存在某些独特的际遇以及可能创造的共同利益。这在现阶段的两岸关系实在可遇不可求。 |
相关阅读:
- [ 08-16]沪台2016“双城论坛”议程公布 青年交流及创业议题具特色
- [ 08-15]“双城论坛”释放善意讯号
- [ 08-12]国台办发言人就沪台举办“双城论坛”答记者问
- [ 08-12]“双城论坛”确定举办 台北市:愿增进两岸善意
- [ 07-27]蔡英文上任后两岸关系急冻 双城论坛迟迟谈不拢
- [ 06-29]国台办回应“双城论坛”:由上海和台北方面进行沟通
- [ 06-29]两岸联系沟通机制停摆 台北担心双城论坛破局
- [ 04-16]社区互动演绎上海台北“双城故事”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