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 第一例热射病出现 昨日记者了解到,上周五,厦门市中医院收治一名重症中暑病人,即医学上所说的热射病,而该患者是中医院今年出现的第一例热射病人。 这是一名男性患者,52岁,大中午晕倒在路边后,被送到中医院急诊室。重症监护室主治医师钟唯章回忆,当时患者体温高达41.6摄氏度,意识模糊,全身还有多处烫伤。“腹部、大腿内侧等皮肤都出现水泡,多处脏器也有受损。”钟唯章说,患者后来说,自己在工厂密闭空间内上班,回到家中就曾晕倒一次,被开水烫伤,醒来后又出了门,结果再次晕倒。 医生们赶紧让患者躺在冰毯上进行物理降温,再采用药物降温对其输液。经过一天一夜的抢救,患者苏醒。热射病的主要致病原因是对高温环境适应不充分。处在气温高、湿度大和无风的环境中,一旦长时间工作或强体力劳动,却又没有采取防暑降温措施时,人极易患上热射病。(本报记者林路然通讯员李琪彬) 【花絮】 “套中人” 在五缘湾从事游艇工作的蔡先生笑称,越热他包得越严实。艳阳下,他会戴上椰子丝编织的帽子和太阳眼镜,用围巾从耳朵包到脖子,再拉紧保护手臂和小腿的护套,完全化身“套中人”。 蔡先生上班时要在外头工作七八个小时,热时就把湿毛巾盖在头上,再戴帽子,或是用水冲戴着护套的手臂和小腿,让护套也保持湿度,以此降温。“要是还不行,就跳下水游一游再上来。” 三重“雾”器 海上高温难去,工地上也是热火朝天。五缘湾道工地上的张经理说,他们专门架设三重“雾”器从天上到地下,送来雾蒙蒙的清凉。不仅有高空中塔吊喷淋系统、围墙边的喷淋立杆从上往下洒水雾,还有移动式雾炮结合水箱和风扇,沿着工地从下往上循环放雾。此外,工人们的上班时间提前至早上6点半,下班时间也相应改为中午10点半,错开午间高温,下午上班时间为3点到6点半。 (本报记者林路然) 【数据】 昨日最高用电负荷: 436.7万千瓦 相当于600万台 空调同时开启 昨日全市最高用电负荷出现在13时16分,为436.7万千瓦。可以这么换算:1台1匹空调的电功率是735瓦,当某个家庭新开启1台1匹空调时,全市用电负荷就新增735瓦——昨日最高用电负荷则相当于近600万台空调同时开启。 前日用水量: 130.87万吨 相当于523480个 八道标准游泳池 据市水务集团统计,7月5日全市的用水量达到130.87万吨,为今年全市用水量当天最高值,相当于523480个八道标准游泳池的水量。根据往年的经验,预计未来用电和用水量将继续向上攀升。 (本报记者林路然通讯员黄萍) 【揭秘】 气象部门会 “克扣”气温? 厦门日报讯 (殷磊整理)每到夏季,不少市民会疑惑:为什么实际感受到的温度和气象部门发布的温度有差距?气象部门会不会故意压低预报和测量到的温度?气象专家指出,实际温度和人们体感温度的差别是必然存在的。 气象部门发布的温度是百叶箱中温度计所测量的温度。百叶箱须设在草坪上,离地面1.5米,周围较开阔。在同一座城市内,百叶箱和水泥路、柏油路上的温度不一样。在阳光强烈的情况下,水泥路、柏油路1.5米高度上的温度,比百叶箱里测得的温度可能会高4℃-5℃。 此外,每个人所处的客观环境不一样,对温度的感受也不一样。同样的温度下,人在烈日里和在阴凉地里的感受也会有明显差异。空气湿度的高低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对气温的感受:如果空气的湿度比较大,人就会感到比较闷热,即使没有达到35℃以上的高温天气,只要气温达到33℃左右、相对湿度达到80%,人就会感到非常闷热、不舒服,甚至容易中暑。如果气温在35℃以上,空气比较干燥,又有风,虽然会感觉到太阳比较晒,但人体不会那么难受。 |
相关阅读:
- [ 07-05]“尼伯特”明进入48小时警戒区 明起或持续高温
- [ 07-05]台风“尼伯特”迫近 厦门明天或迎来高温日
- [ 07-04]厦门后天可能迎来第二个高温日 白天最高气温可达35℃
- [ 06-29]海沧一中年男子午餐中猝死 医生:高温天需呵护好心脏
- [ 06-26]今天厦门继续维持高温天气 最高34℃出门须防晒
- [ 06-25]骄阳似火高温难耐 鹭岛开启“连晴模式”出行要防晒
- [ 06-24]湖南持续高温 比基尼美女水球大战解暑
- [ 06-24]高温天气空调用电量上升 厦门用电量昨日创下新高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