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厝垵的老井,现在仍被用来“冰镇”西瓜。 戴懿摄
随着消暑电器的普及,当年的老扇子已经越来越看不到了。 刘东华摄
厦门晚报讯 (记者 戴懿 通讯员 胡惠莲)本报昨天关注高温天在户外作业的人群,不少市民致电本报市民热线,介绍一些简单实用的避暑良方。市民王女士说,酷暑季,户外劳动者很辛苦,有些人可能收入不高,家里不一定有空调,她小时候夏天把行军水壶灌满茶水,用桶浸入井里,出门前取出带上,也是防暑妙招。
在厦门老城区里,不少老厦门人仍保留了一些防暑降温的老办法,而对于已搬到新居甚至外地的一些厦门人来说,这些“避暑土法”甚至成为另类的岁月乡愁。
井式冰箱
西瓜浸入井水“冰镇”
吃上一口“暑气全消”
在曾厝垵仓里社的一口老井边,胡女士打起一桶井水,女儿把西瓜放进清凉的水里,“没有冰箱时,我们都是用这口井冰西瓜”。
曾厝垵1995年才通自来水,以前这口井也作饮用水源。多年前曾厝垵产西瓜,当时村民把西瓜摘下,用网兜装好,系上绳子,沉在井里。高峰时,井里一次能冰10个西瓜。用井水冰过的西瓜变得冰凉,吃一口仿佛暑气全消了。
以前家里有老房子的厦门人家,大多会打一口井。夏天时,打井水洗脸、冲脚,全身凉爽,身体好的人还直接拿井水冲凉,不少人夏天把荔枝也沉到井下“冰镇”,据说可以退“火”。“井式冰箱”现在是许多人的童年快乐回忆,小时候住在河南的陆阿姨说,当年她的爸爸把煮熟的面条放进井里冰镇,夏天吃起来很清爽。
夏日炎炎,一捧井水让人瞬间降温。资料图
“移动衣架”
上学前先淋湿衣服
到校时全身干爽了
陈先生说,他读初中时,酷暑天骑车上学,热风卷过水泥路面,再扑到身上来,感觉比蒸笼的蒸汽还难受,“蒸汽好歹还是湿的,热风是又烫又干,好比武汉的热干面。”他说,他什么条件下,人总是能想出相应的办法去应对。
于是,他出门前,先用井水把T恤浇湿,自行车骑到学校,差不多就二十分钟,衣服也干了。路上水分蒸发,就相当于带走了热气。他自我调侃,这个过程,感觉自己就好比移动衣架,湿衣服从家里到学校,一路就晾干了。
“没有热死的牛,只有愚死的汉,过去物质条件匮乏,但人总能想到办法避暑。”陈先生说,虽然长大后,知道这么做,对健康不利,但这种与恶劣环境抗争的精神和创意,在物质条件越来越好的今天,仍不应该被消磨掉。
手动风扇
摇棕扇凉风习习
适合哄孩子入睡
即使有了空调,陈女士也不爱开,顶多开开风扇。陈女士的降温“武器”是传统的草扇、棕扇、竹扇,在她家的每个房间里,都放着扇子,最久的一把已经用了十多年了。
对陈女士来说,扇子还承载了满满的爱意。陈女士的女儿小时,家里的老人家晚上时一手摇扇子,一手抹痱子粉在女儿背上摸一摸,女儿很快就能睡着。如今,女儿27岁了,还时不时要求陈女士给她摇扇子。
空中大床
傍晚上屋顶泼水降温
晚上男人们纳凉酣睡
没有空调的年代,夏日夜晚要怎么才能睡得好?林先生小时候住在吴厝巷,他说那时晚上都睡在砖棚。所谓的砖棚就是屋顶,是可以在上面晒被子、晒干果的平屋顶,不是坡屋顶。
当年,林先生的父母在太阳下山后,就提一桶水到屋顶,用水把屋顶泼湿,让温度降下来。晚上,人们就可以到屋顶纳凉。夜深了,男人们和男孩子就在屋顶铺草席打地铺。
林先生说,即使当时家里没屋顶,也可以到好哥们家的屋顶睡。天一黑,孩子们呼朋唤友到屋顶打地铺,看星星,聊到睡着。“在屋顶特别好睡,有时一直睡到第二天被太阳晒热了才起来。”
创意降温三招
冰置风扇前,堪比空调
林先生说,他小时候曾到水产市场向鱼贩要冰,碎冰装在玻璃杯里,捧在手上,凉意阵阵;以前很多市场都有人在卖冰,一铲一元钱,如今在八市周边仍可见到有人卖冰,买回去放在风扇前吹,有点空调的效果。
涂上清凉油,冰凉入睡
上高中时,宿舍没有风扇,梁小姐晚上洗完澡,就用清凉油涂遍裸露的皮肤,在一阵冰凉中入睡。不少家长也会在孩子的澡盆里滴花露水。
精心选草席,睡觉不热
戴先生特意回漳州老家,找老艺人编织了好几张草席和篾席,让孙女夏天睡觉不热。市面上热卖的“麻将”席、篾席,都是竹制的,在戴先生看来太凉了,不适合小孩子睡。
每天夏天到来之前,有艳阳天时,戴先生就把草席放在太阳底下“煎”,暴晒有助于杀死草席里的细菌,睡起来才健康。
【链接】
酷暑全家躲进景区
住毡房一点也不热
张小姐来自大西北的阜康,她说,夏季她们老家高温会达40℃。气候干燥,空调开太久更干燥,有些人会躲进山里避暑。
张小姐的老家离天池景区特别近,在酷暑季,一家人就到景区里避暑。景区白天温度比市区低5℃左右,晚上就更低了。住在哈萨克族的毡房里,虽然没有空调,却一点也不热。
江西人王小姐的老家在九江,夏天时,会跑到乡下亲戚家住半个月。“大山里很凉快,气温就20多摄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