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青年用生动案例介绍社区建设经验。李小庆 摄 厦门晚报讯(记者李小庆 匡惟) “社区营造,就是解决社区生活问题的过程。不是加入新的东西进去,而是发掘并保存当地的传统文化,从最传统的生活方式中找到可以创新的地方。”台湾社区重建协会专案执行长黄敏婷说。昨日,第八届海峡论坛·两岸社区服务恳谈会举行,150余名来自台湾和大陆各界嘉宾、志愿者代表共同围绕着“社区营造·携手共创美好家园”的主题展开研讨。 致公党中央常务副主席、中国社区卫生协会会长蒋作君说,台湾的社区营造经验值得借鉴,“希望充分认识青年在社区营造中的重要作用,激发青年的热情和智慧,提高城市居住环境舒适度,改善社区居民生活质量”。 本次恳谈会分“青年·互联网+创新社区平台建设”,“妇女·关注社区老年服务”,“社区卫生·守望健康”三个专题。恳谈会由致公党中央主办,致公党福建省委、致公党厦门市委承办,中国社区卫生协会协办。 据了解,自2010年成为海峡论坛主办单位开始,致公党中央已参与了七届海峡论坛活动,发起并主办的“海峡论坛·致公恳谈会”,每年就不同主题开展交流研讨。 【案例一】 把卫生死角改成书院 居民有了向心力 黄敏婷认为,在做社区营造之前,要进行资源的调查,社区有什么能人?传统文化是什么?地理环境怎样?有什么农特产……要发现自己的特色。她举例说,多年前,彰化县埔盐乡大有社还比较脏乱差,居民首先从维护环境入手,比如把村口闲置的空地改造成了村门,把猪圈这个卫生死角改造成了书院以及老人们聊天喝茶的地方,居民看到自己生活的地方变美了,自然有了向心力。 大有社和周边其他几个社区,都是产米的社区。怎么样才能有自己的特色呢?居民们发现,村里有许多的枯枝和落叶,他们把这些枯枝和落叶烧掉,灰烬撒在土地里,不单改善了土地,还在稻田里养上了鸭子,这些鸭子,每天要“走”上六公里,把稻田里的福寿螺都吃光光,稻谷成熟时,不单有鸭子卖,还做成了“金碳稻”的品牌,售价不菲。 【案例二】 地瓜太多怎么办 17名大妈做18道地瓜宴 台中市黎明生活美学协会理事长张昭友则举了台中某个社区的例子。他说,这个社区最多的农产品就是地瓜,但在改造之前,他们发现地瓜的卖相并不好,所以他们举办了很多与地瓜有关的活动。大的地瓜就用来吃,小的就拿来做文创产品。他们还组织社区的17名大妈,做了18道地瓜宴,有富贵地瓜包、黄金蜜地瓜、金玉蛋挞等等,道道不同的地瓜十八吃。这个厨艺大赛,得到社区民众的积极参与。 张昭友觉得,从最简单、最有把握的事情入手,调动社区民众的参与积极性,因为通过居民自己改造自己的社区,营造出自己愿景的家园,才是根本。(记者李小庆) |
相关阅读:
- [ 06-11]海峡论坛:青创先锋汇关爱下一代成长论坛开幕|省领导看望记者
- [ 06-11]海峡论坛举行|关爱下一代成长论坛开幕|省领导看望记者|专题
- [ 06-11]第八届海峡论坛今日拉开帷幕 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 [ 06-11]海峡论坛配套活动“闽台走亲乡镇行”图片展在泉州举行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