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厦门频道首页>社会> 正文

厦门老农地摊淘得百年发簪 称"用了难以想象低价"

2016-05-19 08:13 陈巧恩 来源:厦门网责任编辑:刘玮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昨日,市民纷纷带着家中收藏的宝贝前往厦门博物馆找专家鉴定。记者陈理杰摄

海西晨报讯(记者陈巧恩通讯员郭淑珺)由外及里,袋子、纸皮、报纸……层层包裹被一一褪去,一把细长的发簪显了出来!哇,看起来好沧桑。不过,专家一摸,就嘀咕:找不到纹路,不是象牙。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也是各路宝贝“赶集”、“赶考”的重要日子,真假新老,咱遛一圈就能辨出个大概!昨天上午,厦门市博物馆的专家们倾巢而出,按字画、玉器、陶瓷、杂项分组,排排坐免费为市民鉴宝。

叶老先生用厚实的手提包装着5件宝贝,早早就来了。发簪便是其一,听闻并非象牙,他倒也淡然,不疾不徐地追问:“那是某种骨头吗?大约什么年代的?”专家根据发髻的密度初判为清末民初的象骨,“100多年前的东西”。叶老先生乐了,他告诉记者,这支发簪是在地摊上淘来的,“用了难以想象的低价”。

自称厦门农民的叶老先生说,他平素喜欢淘老物件,“边看边学,就有了些感觉”。除了发簪外,他上星期刚入手的珊瑚红茶壶也被专家认定为好东西,“大约是同治年间,从景德镇出来的。当然,做工并不算讲究,毕竟是民窑的东西”。闻言,叶老先生又露浅笑,他说,他入手时才花了几百元。

和藏家叶先生不一样,年近七旬的王先生带来了传家宝———父亲留下的三枚硬币。其中一枚很特别,一面印着“壹圆”字样和一圈花纹,另一面只有袁世凯的头像,除此无他。专家告诉王先生,此币最难得之处在于它是错版,“按说钱币上还应体现当时的年号等信息,但它没有,显然是个错版”。王先生并未追问价值,他用小小的绒布包起钱币,然后系在腰间,“反正多少钱都不卖,这是传家宝”。

鉴宝现场人潮涌动,不过专家提醒市民朋友,收藏应以兴趣为主,通过多学、多看提高自身鉴赏水平,谨防上当。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