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湖城小区居民开始习惯垃圾分类投放。 市民使用餐厨垃圾处理器将获财政补贴2017年底建成分类直运体系 海西晨报讯(记者 陈璐)以后家里的垃圾不能再混装了,要分类。我们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越来越多,垃圾已成为困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混装垃圾不仅加重城市环境污染,而且给城市管理带来巨大的压力。如何处理生活垃圾关系着我们的切身利益,而顺利推进垃圾分类处理,源头处理是关键。 昨日,记者从厦门市人民政府网站获悉,《厦门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管理办法(试行)》已于近日施行。 2018年1月开始,全市将全面进入生活垃圾分类的时代,市民们要开始学习如何将生活垃圾分类了。 推行生活垃圾分类 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线路最快在今年底落地。思明区、湖里区各规划建成3条;集美区、海沧区各规划建成2条;同安区、翔安区各规划建成1条,开展示范线路上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投放、转运工作试点。 2018年1月开始,全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要让全市市民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不低于95%。其中,思明区、湖里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75%以上,集美区、海沧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60%以上,同安区、翔安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50%以上;人均垃圾产量实现“零增长”。 减少源头垃圾产生 减少源头垃圾产生,除了倡导“垃圾不落地”,还将推广清洁生产,鼓励企业改进产品包装和限制过度包装,促进生产系统内部物料的循环利用。日常生活中,推广使用可循环利用物品;一次性用品(如塑料袋)等的使用限制将更加严格;鼓励市民使用餐厨垃圾处理器对家庭厨余垃圾进行处理,财政部门给予一定补贴。 2017年底,厦门将建成分类直运体系;同时,市政集团在东部固废处理中心建成工业固废处理设施,用于处理有害垃圾。2018年前完成西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日焚烧能力1200吨)和东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日焚烧能力1200吨)建设;“十三五”期间,推动同安凤南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同步提升后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以及东、西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运营管理水平,实现其他垃圾全部焚烧处理。 纳入城市管理考评 随着生活垃圾分类时代的到来,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将纳入城市管理绩效考评。 管理体系考评采取定期检查、随机检查和民意测评。 为了让市民更积极地参与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管理考评标准》建议居民小区利用互联网+的形式,建立居民户积分奖励账户,形成“分类可积分、积分可兑换、兑换可获益”的垃圾分类激励机制。居民可通过参与专场回收活动、厨余垃圾定时定点投放等方式获取积分。其他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分类投放不积分。居民通过积分公示栏、回收服务站、电话或网络等方式查询积分。 |
相关阅读:
- [ 03-24]海沧:每户一张“智慧绿卡” 分类扔垃圾奖励积分
- [ 01-15]鼓浪屿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出台 垃圾分类后禁止再混合
- [ 01-05]集美垃圾分类用上“互联网+” 率先实现厨余垃圾分类回收
- [ 12-21]鼓浪屿垃圾分类参与率翻5倍 厦门居民参与热情高
- [ 11-30]集美一小区用"互联网﹢"系统分类管理垃圾 系全市首创
- [ 11-13]鼓浪屿优化街区环境 居民热情加倍琴岛美丽“加分”
- [ 11-01]社会治理多元参与 鼓浪屿垃圾分类走进辖区楼院
- [ 10-19]鼓浪屿整治提升又添新亮点 垃圾分类进社区行动启动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