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区域性国际商事纠纷解决中心 ●厦门仲裁委员会 近年来,厦门仲裁委着力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走中立化、市场化的发展道路。通过分设机构,实现仲裁与调解可分可并,打造综合性的纠纷解决服务平台。成立了厦门仲裁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院及厦门市仲裁员协会国际商事调解中心,分别设立仲裁机构和调解机构的模式,实现仲裁与调解可分可并,在理念实行、制度设计上实现国内首创。完成从调解个案到调解制度输出的升级服务。 立足厦门,着眼东南,布局全球。倡导并实施为总部设在厦门的大型企业提供跨地域纠纷解决服务的战略。同时,积极拓展第三地仲裁,扩大区域影响力。在厦门国际商事仲裁院和厦门国际商事调解中心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中首次引入台湾籍专家担任委员,扩大在台湾的影响。专门成立国际商事仲裁规则起草小组,制订国内首部专门的国际商事仲裁规则。在厦门举办高规格的“中英海事仲裁研讨会”,与英国伦敦海事仲裁员协会进行座谈,双方就人才推荐、培训合作、专业支持等方面达成合作意见。通过与国际知名仲裁机构的直接合作,提升厦门仲裁委的国际化程度,进而扩大在全球的影响力。 创新调解模式 矛盾不出街道 ●湖里区禾山街道 禾山街道根据《厦门经济特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促进条例》要求,积极整合各综治成员单位资源和社会力量,成立了多元化纠纷解决服务中心。去年7月份运行至今,成功调处了案件198件,涉及金额2819万元。 多元化纠纷解决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受理—分流—调解—督办—反馈一站式服务。下设金牌调解工作室、人大代表调解之家、法院巡回审判庭、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庭、网络调解室等。安排专人接待受理,按纠纷类型整合力量调处。 整合各类资源,实现多元共调。实施“3+N”警民联调。依托派出所设立“3+N”警民联调中心,共同化解发生在辖区的治安案件。延伸劳动纠纷仲裁,采取“调裁结合,以调为主”的工作方针,为劳动争议调解者提供“零距离”服务,实现案件快立、快调、快审、仲裁相结合的一站式劳动纠纷解决服务。 创新调解模式,矛盾不出街道。服务中心腾出场所打造温馨调解室,将司法人文关怀融入到调处全过程。创新“互联网+”模式,切实减轻群众负担。创立金牌调解室,让老百姓可以享受到“专家门诊”式的调解服务。邀请6名各级人大代表成立全市首家人大代表调解之家,共同参与矛盾纠纷的化解,取得较好的成效。 扎实推进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工作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去年以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依托劳动关系纠纷解决体系,以提高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效能为目标,实现诉讼内外各种纠纷解决方式的有机衔接与融合。 加大调解力度,促成仲裁阶段调解;灵活办案程序,开创案前调解先河。开设了专门的案前调解受理窗口,逐步将案前调解的受案范围推广到具有调解可能的所有争议,并形成了包括基本概念、工作流程、文书样本、实务操作要求在内的一整套比较完整的案前调解程序体系。力推“1118”工程,打造派出庭示范点。“1118”工程最大的亮点就是在全省率先设立主街道劳动保障监察室和仲裁派出庭。 加强交流协作,建立调裁诉对接机制。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总工会联合制定《关于构建劳动争议调裁诉对接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成立市劳动争议调裁诉对接委员会,在市总工会下设“一室两庭”(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室、人民法院劳动争议巡回审判点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派驻工会仲裁庭),促进劳动争议快调、快裁、快审、快结。联手法律援助中心,建立法援律师驻点机制,由各级法援中心派驻法援律师,定时、定点为来访群众提供免费咨询。 下一步,还将在基层探索开展劳动争议一站式纠纷解决服务平台建设,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化解争议,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
相关阅读:
- [ 04-11]会车时互不避让还上嘴 司机气不过竟扎破对方轮胎
- [ 04-05]孩子和小伙伴闹翻求助父母 专家教你如何应对
- [ 05-09]女儿与父亲发生矛盾躲进同学家 父亲以为被人拐骗
- [ 12-26]道路交通事故各种纠纷 今后有望"一站式"处理
- [ 11-01]婆媳对打家中上演武斗剧 婆婆将儿媳告上法庭
- [ 11-01]婆媳对打家中上演武斗剧 婆婆将儿媳告上法庭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