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日报讯(记者 楚燕 通讯员 李灿瑜)如今,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微信号,平时发发朋友圈和朋友互动交流,已经是不少人的生活常态。可是,也有人因为过度沉迷微信朋友圈而烦恼不已。张女士就是其中一位,她疑心别人在朋友圈发的每条信息都与自己有关,日子过得分外纠结,最后不得不求助于心理医生。 张女士今年40岁,去年她在家人的推荐下玩起了手机微信。开始的时候,出于对朋友圈新鲜动态的好奇,加上借助微信与多年不见的同学重新联系,张女士对微信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几乎把对生活的注意力都投在了微信上。渐渐地,家人发现张女士变得敏感、多疑,她觉得别人朋友圈发的东西都是在说自己,经常会把好友发的动态消息与自己联系到一起。比如,朋友在朋友圈发了一个婴儿微笑的照片,她就觉得别人在说自己幼稚;亲戚分享了人生感悟和心灵鸡汤,她认为是专门提醒给自己看的;同学群发了个表情,她就一直思考这个表情是什么意思。最近,张女士感到微信朋友圈让自己颇为烦恼,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家人也担心她心理出了什么问题,于是陪着她到仙岳医院就诊。经过门诊的检查和诊断,排除了张女士患有精神障碍的可能性,于是医生建议她做心理咨询调整心态和情绪。 经过与张女士的深入沟通和探讨,心理咨询师陈志敏了解到,张女士自幼性格胆小内向,从小到大都不太擅长与人交往,婚后也都待在家里照顾孩子,和外界接触不多。陈志敏还得知,张女士用微信之后,加了以前的同学群,群里有她学生时代有好感的男同学,她情不自禁在群里与对方聊了很多,每天还会迫不及待地打开手机等待对方在群里发消息。过了一阵子,张女士又感到自责,认为这样做有点对不起自己的家庭,同时很担心自己的表现会让同学们误会,因此她一直关注着同学们的动态,琢磨他们是否知道自己的心事,同时也一直在想自己在朋友圈发的表情和文字是否妥当。就这样,她越来越敏感多疑。 陈志敏分析,张女士的性格具有内向和敏感多疑的特点,加上长期缺乏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才会对微信的内容表现出过度的敏感和焦虑。微信里面的好友虽然都是认识的人,但是张女士不算是真的“认识”他们。陈志敏建议张女士试着把微信这类的社交软件当成一个平台,但不要过度沉迷其中,应该多在现实生活中与同学朋友联系,这样有助于她打消自己对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的疑虑,也能够帮助她以更好的心态面对实际生活。 |
相关阅读:
- [ 04-21]世界名企加入厦门片区“朋友圈” 带给市民红利
- [ 04-21]厦门朋友圈里流传小女孩被抱走?原来是场误会
- [ 03-29]孩子朋友圈屏蔽家长 称不想一举一动被“监视”
- [ 03-22]厦门民警路面盘查逮住瘾君子 破获40人“吸毒圈”
- [ 01-27]"雾霾"席卷微信朋友圈 想要看清发红包吐槽声一片
- [ 01-25]男孩走丢店门口睡一夜 老板发现其正是朋友圈在找的
- [ 01-04]朋友圈流行“从1写到300”游戏 5人体验无一成功
- [ 12-31]昨日一条诈骗短信引发厦门网友们集体防骗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