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5月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张顺和)在荒山野岭植树造林,减排的二氧化碳量可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昨日,导报记者在一场在厦召开的“碳排放交易权现货和期货产品研讨交流会”上获悉,看中“碳排放”商机,一家厦企已经在福建多个地方储备了27万多吨林业碳汇,并准备在福建区域促成真正的碳汇交易市场。 已储备27万多吨碳汇资源 厦门肃正资产管理公司是福建省首家以林业碳汇交易为主体的碳排放交易权经营企业,项目包括一级碳源策划和开发、碳汇买卖、碳资产保值增值、碳资产抵押融资、碳创新金融咨询服务、碳信用等。 所谓林业碳汇交易,就是通过种植碳汇林,测定可吸收的二氧化碳总量,经严格审核认定后,将其在交易场所挂牌出售,而碳排放单位则通过购买二氧化碳量来抵销其工业碳排放。“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们目前已经在龙岩、三明、南平等地储备了27万多吨的碳汇资源,并还在不断增长中。”厦门肃正资管公司创始人赵果表示,林业碳汇交易的每一吨碳都有一片森林存储,每一片森林都为农民增收和改善生态作出贡献。 测算市场容量可达数十亿元 “福建有大量的化纤、纺织、光电等企业,减排压力大。”赵果告诉导报记者,根据他的测算,目前,福建相关企业一年的碳汇需求量在8000万到1亿吨。按照目前40元/吨的行情价,市场容量可达数十亿元之多。 不过,赵果坦言,尽管目前国际碳市场交易比较红火,但在《京都议定书》框架下的国际碳交易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大都是减少排放的工业项目。而以林业碳汇为主的CDM项目由于技术规则、管理运行及程序的复杂性以及不确定性等诸多因素,项目比例和交易量均较小。“随着国家对环境的重视,相关减排的工业项目将逐渐限制。”赵果认为,林业碳汇虽然投资大、周期慢,但更具备长远的投资价值。 另一个利好因素是,根据相关政策,2017年国家将启动全国碳交易市场,进一步扩大碳市场范围。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国家加快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将倒逼企业要在技术、设备等方面进行转型升级,碳排放量少的企业也将更具有竞争力。 |
相关阅读:
- [ 05-04]厦门八家银行纳入海峡两岸知识产权金融试点
- [ 04-25]厦门集美整治农村污水 208个村年底污水将零排放
- [ 04-22]在建筑上种树 海峡两岸携手推“吸碳建筑”
- [ 04-07]限迁政策遇国V标准 双重政策面临选择问题
- [ 12-24]厦门“十三五”规划建议全文公布 未来五年怎么发展?
- [ 10-14]今年重阳节期间 60岁以上市民可10元体验筼筜雅游
- [ 10-12]“非绿标车”限行扩大到厦门岛外 岛内将全天限行
- [ 09-03]翔安污水厂将扩建成花园式工厂 日处理能力10万吨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