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社会 > 正文

鼓浪屿安献楼纪念一对美国夫妇 讲述勤工办学传奇

2016-04-22 09:11   来源:厦门网  责任编辑:邹玒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独特经营模式

兴办美国式农场自给自足

除了孩子们有勤工俭学的机会以外,兴办农场,将农场出产的牛奶、蔬菜等产品卖出去盈利,以支持学校良好运转,也是美华最抢眼的特征。而这一切,正是归功于安礼逊一次成功的、乌托邦式自给自足的经营:将美国西部农场“移植”到小岛鼓浪屿,“良好的农业生态”让美华学校可以自给自足,这个“来源于”美国西部的农场,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鼓浪屿人的生活。

说到这个农场,绕不开安礼逊的哥哥,一个远在美国的农场主。为了支持安礼逊兴办农场,这位亲哥哥直接用大船给安礼逊运来了一批美国纯种奶牛,据说有将近30头。而为饲养奶牛准备的牧草种子、萝卜种子以及豆饼,也全都来自美国。这是美国最先进的养牛方法,百分百的美国配方,让美华农场生产的牛奶品质格外高。这些鼓浪屿当时最“高大上”的牛奶自然成为鼓浪屿上外国人和归国华侨们青睐的产品。为了让奶牛能产出好奶、农场能高效产出农产品,安礼逊在山坡上大面积地种植了牧草以及萝卜。而为了让学校和农场用上水,他还在浪荡山和面包石的山坡上打下两口深井,并架设了从美国引进的抽水风车,借助风力将水送到校区的各个地方。可以想象得到,每天早上鼓浪屿上空的风经过这两架风车,汩汩的水流直接从水管流到孩子们的宿舍,孩子们洗漱的欢笑声一大早就洋溢开来;而牛舍里,水流入牛槽,喝着井水的奶牛也会哞哞欢叫。

可以说,当时的美华农场俨然成了引领鼓浪屿人生活方式的先导。牛奶加面包的生活方式,提升了鼓浪屿人的生活质量,岛上有很多人也开始养牛、送牛奶。

农场的盈利成为了学校良好运转的基石。1934年,用农场赚来的钱加之在美国的募捐,安礼逊买下了今天在鸡山路18号的山地,并请来了一位叫“富师”的惠安建筑工匠开山取石,建成了今天的安献楼,当时为女子教学所用。“安献”之名也正是为了纪念安礼逊的功绩而取。

安献楼建筑风格

安献楼取花岗石建造,坐北朝南,矩形平面,长21米,宽9.3米,平面格局为封闭式内廊布局。建筑对称的正立面中部设入口,首层为平台,大台阶直接引向设在二层的入口,设有突出的柱廊,柱廊由前面四根和靠墙两根巨大的石柱支撑。横三段的对称布局,高台阶,竖向三段式的立面划分,以及中部巨大的入口柱廊体现出古典复兴风格的影响。目前,安献楼作为基督教厦门美华疗养院,保存完整。

美华学校的落幕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私立教会学校的美华转为公立难度较大。1952年,市文教局同意美华学校学生以同等学力参加考试转到市里其他公立学校,创办至此四十多年的美华学校遂告停办,学生大部分转到二中(英华)、女中(毓德)插班,无一人失学。

安礼逊夫妇的晚年:

退休回国时

只剪了一块旧地毡

解放战争时期,安礼逊夫妇回到美国。由于早先为美华筹钱购地建房,安礼逊夫妇在美国已经没有任何财产,也没地方住。即便这样,走的时候,他们也没有去计较鼓浪屿几座房产的归属,甚至没有带上其他值钱的东西,只是剪了一块旧的地毡,说要回去当床垫。

回到美国后,安礼逊夫妇租住在别人的车库里,过着拘谨的日子。后来,在美国的美华学生林德全知道了安礼逊夫妇的处境,主动把夫妇俩接到自己家里住,一直照顾他们到生命的最后时刻。而安献楼,就永远地留在中国,留在鼓浪屿了。

(本组文/整理自育粹小学第一届学员洪庆镛之子洪声文口述记录)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