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厦门频道首页>社会> 正文

八旬老人只吃保健品不吃药病危 揭秘保健品背后的陷阱

2016-03-29 16:29 林珊 来源:厦门网责任编辑:刘玮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老人拍的讲座现场。

厦门晚报讯(文/图记者林珊实习生杨宇潇)近日,市民付先生致电本报市民热线反映,80岁的奶奶苏女士沉迷于购买各种保健品,已经严重成瘾,有病却不去医院检查,也不吃药,导致生命垂危,让他很无奈也很气愤。

昨天,苏女士的两个朋友、同是“金牌会员”的老陈夫妇前去看望她。老陈老李夫妇买保健品已有六七年了,花了不下十几万元,据说家里堆满了保健品。夫妇俩向记者讲述了他们购买一些保健品的经历。

【受骗】

购买成瘾

家中堆满各种保健品 怕被扔还把房间上锁

苏女士与儿孙同住,已经四世同堂了。昨天下午,记者来到苏女士家中,苏女士正躺在床上打点滴。付先生说,奶奶目前已经连点滴都滴不进去了。

在苏女士房间的床底下、柜子里、抽屉等角落里都塞满了各种各样的保健品。付先生说,奶奶担心保健品被家人扔掉,以前房间都是上锁的。最近,趁她住院期间,家人才得以进去把部分保健品和发票都收拾出来。此外,家里的阳台上也摆满了各种号称有保健功能的锅碗瓢盆、按摩机、饮水机、床垫、“玉石长寿枕”、“健康磁疗席”等等,堆得像一座小山。

苏女士退休前是一名会计,有收集发票的习惯,家人从她房间里找出2015年购买保健品的部分发票。其中5张有注明价格的发票总计17799元。而剩下的十几张则只标明产品,未见具体金额。不少保健品价格不菲,比如,发票中标着“辣木”一盒就要4980元,“清泉”一瓶3400元,“密钥”3盒2980元等,一个随身携带的饮水机竟然要6777元。

付先生说,老人所有的存款都拿去买保健品了,还是一些公司的“金牌会员”。“没钱,她就赊,等退休金到账了再还,有时保健品公司还会打电话过来催债。”付先生说。

执迷不悟

只吃保健品不吃药 到医院就进重症监护室

付先生说,奶奶退休后喜欢和老朋友到处旅游,但是从2010年开始,在几个朋友的带领下开始买保健品。后来她得过一场大病,就没买保健品。2014年,她又开始天天一吃完早饭就出门去“开会”,每次都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回来。有一次他当着奶奶的面识破了某保健品公司推销员的骗局,但奶奶还是相信推销员的话是对的,不会害她。

付先生说,奶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常年都用药物控制,她都会定期自己去医院检查、开药、吃药。但是,今年3月初,家人觉得她不对劲,她自己也说浑身没力气。后来家人送她去医院,一到医院就进了重症监护室,住了半个月。医生问家属老人是不是很久没吃药了,付先生这才反应过来,奶奶可能只吃保健品,很长时间没吃药了。付先生回家,在奶奶的房间找到了病历本,果然已经一年多都没去检查、开药了,整个房间里都是吃完的保健品的瓶子。

现在,苏女士已病危。

购买保健品的发票。

【揭秘】

抛撒诱饵

免费体验还送礼品 “会议”一场接一场

老陈老李夫妇说,他们是被朋友带去参加会议的,一般只要先交100元押金,取得入场券。会议结束后就会退还,还可以领取礼品。而且送的产品都“明码标价”,比如标价12000元的“珍珠手链”,9999元的“金项链”、2500元的手链等,还有“茅台”等,每次开完会,都可以免费带回家。

夫妇俩说,有时候大家听完一场,不想再听第二场,但是一想到100元押金还没拿回来就不甘心,所以就赶场子去听。有一次到了12点,一些老人要去接孙子,向工作人员要礼品未果,就报警,把警察招来了。第二天,会议就换了地点。

反复洗脑

介绍各种养生“秘方” 鼓动老人花钱

“平时不养生,到时养医生。”“决定人生死的不是患病的轻重,而是人自身元气的存亡。元气足,病重也能康复;元气弱,小病也能要人的性命。”诸如此类的“养生之道”,老陈夫妇倒背如流,而这些都是讲座上“老师”告诉他们的。

“钱在银行,人在天堂。”“儿孙自有儿孙福,儿孙有赡养老人的义务,老人不要给他们钱,老人的钱是要用来保健的。”夫妇俩说,这是讲座上的“口号”,大家都很认同。

打亲情牌

跪拜“干爹干妈” 预祝健康长寿120岁

老陈夫妇说,第一次听讲座,小年轻们就齐刷刷地上台,扑通一声下跪磕头,齐声喊:“干爹,干妈。”有些老人被感动得泪流满面,还心疼年轻人跪着,纷纷上台去扶起来。

现场,这些“干女儿”、“干儿子”还为新认的“干爹”、“干妈”提前过90岁生日,预祝健康长寿120岁,老人们特别开心。

每周六,“干女儿”、“干儿子”还会打电话邀请“干爹”、“干妈”去参加茶话会,一起唱歌、跳舞,吃饺子。工作人员称老人为“老宝贝”,老人称工作人员为“小宝贝”。

阳台堆积的保健品和赠品

重点发展

现场比比谁的现金多 多的人免费拿贵重礼品

老陈夫妇说,每次讲座都要连续参加三四场。第一场结束后,工作人员会拿出一份价值12000元的产品,分成4份,每份3000元,现场带的现金金额前4名的老人有机会获得。规则是老人先交3000元,第二场会议结束后,再将3000元退还。

“大家就一个个上台,把现金拿出来给小年轻数,第一名的人带了20000元,第二名是12000元,第三名是9000元,第四名也有7000多元。”夫妇俩说,每一场会议都要比比看谁带的现金多,多的人可以拿到免费的贵重礼品。

通过比比谁带的现金多,保健品公司就可以确定谁是重点客户了,之后就对这些重点客户“关爱有加”,除了电话嘘寒问暖外,还组织买保健品的人免费港澳游,而且年终时还为买了一定数量的人颁发“金牌会员”证书,并上台领奖、拍照留念,让老人们觉得买得多很自豪。

医生提醒

保健品当药品吃 当心吃出人命来

第一医院内分泌糖尿病科一名医生告诉记者,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病,目前尚无法治愈,一些保健品打着“治愈糖尿病”的旗号,肯定是骗人的。保健品属于食品,并非药品,也根本不可能替代药品。此外,一些保健品成分不明,糖尿病患者应谨慎服用。

糖尿病人应正确对待疾病,注意密切监测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坚持用降糖药和胰岛素控制血糖,并定期到医院复查。若迷信保健品拒绝用药,会引起血糖异常升高,引发多种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眼病等,甚至危及生命。

高血压同样需要长期服药,切莫迷信保健品、降压仪等可以替代药物。患者应对血压进行持续有效管理,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降压药。若血压降下来马上停药,血压会再次升高,血压波动过大,对心、脑、肾等多器官造成严重损害,引发心梗、脑卒中、肾衰竭等严重事件,同样会危及生命。

仙岳医院心理科刘医生告诉记者,很多保健品销售人员经常打“亲情牌”,隔三差五给老人打电话,简直比子女还亲。对此,家人应给老人更多关心和陪伴,让他们充分感受家的温暖。

还有的保健品爱打“专家、专利牌”,炒作一些高科技概念,或者请一些所谓“重量级专家”站台,但这些东西的真假根本无从考究。对此,老人自己应提高科学意识和医学常识,子女可多带老人到正规大医院或多参加正规讲座,听听真正的专家是怎么说的。 (记者苏奇)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