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 厦门港集装箱业务优势再提升 厦门日报讯(本报记者 徐景明 通讯员 赖艺玲 陈朕朕)港口作为海运物流系统的重要节点,是联接远洋、内河船舶以及内陆运输的枢纽。港口区域汇集有货主、货运代理、船东、船舶代理、码头、陆路运输企业、堆场、报关行、海关、商检等各种机构。港口不仅是不同运输方式汇集的关键节点,而且也是各种信息资源的汇集点。 集装箱码头作为运输链上的一个最为关键的环节,相关信息化项目建设,可实现厦门港口业务信息链充分融合、实时共享,为用户提供完整、准确、及时和便捷的信息资源服务,实现集装箱码头闸口无人值守、智能化管理、解决厦门港整个物流链的问题的目标,切实提升厦门港的信息服务能力,进而提升厦门港集装箱业务的市场竞争优势。 【名片】 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 港口是厦门的生命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港口产业发展。2013年底,多家港口企业“握掌成拳”,组建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该集团所属码头岸线资源基本涵盖厦门港10万吨级以上的集装箱码头泊位,且均在自贸试验区内,年集装箱吞吐量占全港8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航母”级港口企业。 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将“供给侧改革”作为转型升级的思路源泉与工作要求,一系列措施先后出台,有力促进了厦门港集装箱业务的稳定发展。 接下来,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将继续探索更多的供给侧改革措施,努力打造厦门港优秀的集装箱码头服务“金字招牌”。 着力供给侧改革,打造国际一流集装箱码头服务商。昨日记者从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该集团成立两年多来,通过十余项供给侧改革措施,主动适应市场变化,带动厦门港转型升级,使港口整体运作效率不断提升,巩固全球前二十集装箱强港地位。 依托集团丰富的码头岸线资源,积极实施“深水深用、浅水浅用”,优化航线业务布局、科学配置泊位资源。两年来,40多条外贸航线调整靠泊码头、合理分工,东渡港区开展“近洋、对台航运和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业务、海沧和嵩屿港区开展“远洋干线”业务,同时,配合国家内需政策实施,设立厦门首个专业内贸集装箱码头,有力促进内贸业务的发展壮大。 集装箱码头集团通过积极改造,已接待当前世界最大型(20万吨级)集装箱船舶近百艘次,目前全国仅有6个港口具备此能力;码头前沿桥吊可作业9层堆叠集装箱船舶,在船舶直靠率、船舶靠离泊计划准班率、船舶作业效率、拖车进出场效率等主要服务指标中,均是全球一流水平。 同时,集团在无纸化、信息化、电子化等诸多方面打造“智慧港口”,使厦门港的“单一窗口”建设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该集团将继续加大基础设施设备的投入、提升码头科技应用水平、加强语音服务和数据服务能力建设、设立业务统一受理中心,并将智能闸口建设向全港推广,探索更多的供给侧改革措施,努力打造厦门港优秀的集装箱码头服务“金字招牌”。 |
相关阅读:
- [ 03-11]集装箱车拐弯时车速过快 “漂移”撞坏桥梁护栏
- [ 03-04]两起事故给海沧大桥添堵 集装箱车司机:当时很惊险
- [ 03-03]90余举措助力自贸建设 厦集装箱吞吐量增速居首位
- [ 02-29]俄战机在叙利亚挂弹出击 官兵住集装箱
- [ 02-24]福建检验检疫局推五项创新举措 集装箱口岸通行将更快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