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厦门频道首页>城事> 正文

五大领域一齐发力 厦门水利工作交出亮丽成绩单

2016-02-02 08:05:53来源:厦门网责任编辑: 刘玮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2

溪流污染整治

取得明显成效

针对岛外九大溪流展开了一场全域、全系统的水生态环境大会战

集美碧溪农业公园内,5公里的绿道串联起沿线优美的风景,清澈的许溪上,不时能看到白鹭灵动自由的身影。

站在同安东西溪交汇处的岸边,只见清澈流淌的溪水、岸边绵长的绿化带,让人充分感受到自然生态带来的惬意。

海沧东孚街道洪塘村、过芸溪小流域的Y型河道内,青绿的溪水潺潺流淌,河道两侧美人蕉、黄菖蒲、千屈菜等各种水生植物妩媚动人,不时可见白鹭、池鹭等鸟类在河道内停驻觅食……

去年,在市水资源管理委员会的统筹协调下,厦门针对岛外九大溪流展开了一场全域、全系统的水生态环境大会战,以统筹为手段,对山、水、田、林、路、村庄等进行系统的综合治理。

在水环境整治的同时厦门建立起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溪流不会陷入“治了又脏,脏了又治”的怪圈。去年建立和实行了市、区、镇(街)三级“河长制”。为方便群众监督,市水利局还统一在九条溪流干支流显眼位置竖立了283块河长制公示牌,公示牌标注河流河段起止断面及其长度,公开河长、河段长姓名,标明环保、城管和水利等部门的举报、监督投诉电话。

“三分治七分养”。厦门开创性地建立了溪流养护长效机制,参照公路养护措施,制定了《溪流养护管理办法》,岛外各区建立专业养护队伍47支,养护河长576.54公里,溪流保洁率达到100%。

经过努力,全市九条主要溪流感观明显改善,溪水清了,河岸绿了,风景变美了,城里人记起了乡愁,村里人找到了致富路,厦门趟出了一条全面推进流域环境综合治理的新路子,打造出了值得骄傲的“厦门范本”。

3

安全生态水系建设全面开展

初步实现“流域环境更加生态、财政投资大幅减少、工程效率持续提升”三大效果

同安区西源溪下游河道治理工程于去年10月开始实施。按照原来的设计方案,工程需要征用大量土地,还要投入巨额资金挖掉河道内的江心洲、江心岛,硬化岸坡,加高4.6公里长的堤防。特别是治理工程要清除3.8公里良好的护坡植被。

工程的实施过程,恰逢省政府部署安全生态水系建设,要求水利建设实现从“硬工程”到“软自然”的转变。在重新详细勘察现场的基础上,厦门水利部门对工程方案做出重大调整。首先取消了部分不必要的“硬”项目:除了滚水坝、交通桥、排涝管和引水灌溉管等必要建筑物外,其它岸坡整治、堤防加高、沙洲清淤等建设项目全部取消。调整后的治理工程不再用砌砖石护岸的方法保护河道,而是采取了生态防护措施。比如对确实需要防护的河段,改用打木桩、抛石护脚或种植树木等生态防护措施加以保护,尽量保留坡面原有植被。调整后的治理工程还分段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修复措施,不仅如此,河道内的天然砂石、水草、江心洲、江心岛、河漫滩、湿地都被保留了下来,河道的原生态最大限度地得以保存,西源溪的乡愁野趣也得以保留。

治理工程在方案调整后减少了100多亩占地面积,征地拆迁量极大减少,加上硬化工程的取消,节省了1200万元资金。这些钱被用来美化河道风景,建设便民设施:工程在上游增设了风雨亭,还在两岸增加了5公里景观休闲步道,更对河道内的两座闸坝进行改造和提升,做成了水瀑小景观;工程在废弃机砖场上改建乡村健身休闲绿地,配套坐凳、垃圾桶、公厕等设施。去年11月,治理工程基本完成,西源溪下游河道不仅确保了防洪安全,提升了生态水环境,更为两岸提供了休闲健身的好去处,受到了临溪居民的一致好评。

去年,厦门水利部门把全市10条39公里的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全部按照安全生态的理念重新调整设计方案,初步实现了“流域环境更加生态、财政投资大幅减少、工程效率持续提升”三大效果,项目总投资从8.3亿元减少到4.8亿元,减少资金投入42.2%;征地拆迁量从3900亩减少到2000亩,减少了48.7%。厦门的安全生态水系建设实施方案被省水利厅作为范本转发至全省各市、县推广。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