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厦门频道首页>城事> 正文

厦疾控工作人员“舍身”诱蚊 监测蚊子种类和密度

2015-09-12 07:33:19来源:东南网责任编辑: 邹玒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在可能出现登革热传染疫情的时候,疾控人员才用“叠帐法”保护健康安全,平常则是“舍身”诱蚊。

东南网9月12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李方芳)随着登革热疫情在台湾地区的暴发,据台“疾管署”昨日数据显示,台湾今年入夏以来登革热病例已逾8000例,这种经由蚊子传播的疾病逐渐引起一水之隔的厦门市民的注意。

据厦门市疾控中心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厦门未发生本地登革热疫情,确诊的输入性病例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不过,疾控部门提醒,仍存在疫情输入并引起本地传播的威胁。

有5例输入性病例 未发生本地感染病例

“登革热是由伊蚊叮咬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如果治疗及时,死亡率是很低的。但因为容易传播,如果反复感染,还是可能引起出血热或休克综合征而导致死亡。”厦门市疾控中心人员对导报记者表示,今年厦门周边地区登革热流行,又接连举办厦洽会和青运会,人员流动多,造成输入性传染源增加。而9-11月份,厦门的气候特别适合蚊媒孳生和繁殖,因此目前厦门仍处在登革热流行季节。“只要有一个登革热病人,就会有2.2个隐性感染者,不及时就医可能造成广泛传播。”疾控工作人员提醒,市民一旦发现自己持续高热、伴有剧烈头疼、面色潮红,应该立即就医。目前,疾控中心使用Elisa法来检测登革热抗体,市民很快就能拿到检测结果。

根据厦门市疾控中心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至今,厦门出现5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报告,排除了12例疑似病例,但未发生本地登革热疫情,确诊的输入性病例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蚊密度、叮人率比往年同期有所下降

“由于登革热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可以预防,因此预防登革热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不要被伊蚊叮咬传染。”疾控部门表示,现阶段厦门的防控策略首先是要及时隔离控制输入性疫情;其次就是加强蚊媒监测,清除蚊媒孳生地,把蚊媒密度控制在一个低风险区域。

目前,厦门以集美区、思明区和海沧区为登革热监测点,开展媒介监测。以集美区和湖里区为市级蚊媒监测点,开展蚊密度监测。根据历年经验,厦门蚊密度以5-6月为高峰,9-10月再出现一个小高峰。

今年截至8月份,厦门共捕获蚊子773只,平均密度为0.29只/小时,与往年同期相比蚊密度有所下降。

除了成蚊,疾控中心还定期开展幼虫监测,今年6月完成1131户次入户调查,结果显示“布雷图指数”为18.6,高出安全指数3倍多。

其中集美区在6-8月份期间,每个月采集100只白纹伊蚊成蚊送省CDC病毒科检测登革热病毒,并对白纹伊蚊成蚊叮人率进行调查,叮人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消杀别动队”露小腿坐等蚊子叮咬

面对烦人的蚊子,市民忙着用蚊香、各种纱窗蚊帐来对付它们。但对于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来说,蚊子却是必须直接面对,以便摸清其底细的对手。

为了摸清蚊子的种类和密度,疾控中心每年都会在5-10月份间,每半个月开展一次蚊种类和密度的监测工作,而方法就是用“人诱”和“牛诱”。“每个区的东西南北各选一个地方同时开始,工作人员就露出小腿,坐那儿半个小时,专心等蚊子。”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说,这个时间段一般选在蚊子出没多的时段,例如早上8-10点,下午4-6点。

在这期间,工作人员被蚊子叮咬也不能用手赶或是拍打,必须用抽风机似的专业仪器捕捉叮咬他们的蚊子,在最短时间内辨认蚊种、确认是否有传染源,这是他们最重要的工作。

这样没有防护措施被叮咬,万一遇上了传染登革热的蚊子怎么办?“如果可能出现登革热传染疫情时,我们会用‘叠帐法’来保护工作人员自身的健康安全。”疾控人员展示了一顶双层蚊帐,外帐1.8m×1.8m×1.5m,内帐为1.2m×1.2m×2.0m,支起来后,蚊子只能进入第一层,无法突破第二层屏障,只能“束手就擒”。

疾控人员强调:“这种蚊帐是在有疫情的时候才使用的,平时我们都是挽起裤脚直接引蚊子,被叮咬也是常事。”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