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理杰 图
电话亭内被贴广告。记者 陈佩珊 摄
海西晨报讯(记者 雷妤陈佩珊)随着时代发展,曾经承载着一代人记忆的电话亭渐渐没落,人与人之间沟通桥梁早已被手机替代。那些被遗忘在城市街角的电话亭,逐步走出了人们的视野。
昨日,晨报报道了电话亭乱象之后,引发了许多读者的热议,当中有惋惜、有不舍、有议论、有良策……他们眼中,电话亭不仅仅是一个时代的沟通渠道,还融入了他们太多的爱。
靠着电话亭谈情说爱
当老吴还是一个年轻小伙时,也曾经为爱情疯狂过。1998年,老吴从大学毕业,来到厦门工作,而当时的女友小他两届,在福州念大学。长达两年异地恋,老吴全靠着电话亭谈情说爱。
老吴还记得,当时最风靡的通讯工具是BB机,女友的一条消息过来,他就马不停蹄地赶到电话亭,给女友回电话。可是,上世纪90年代末时,电话亭并非大街小巷都有,大家普遍还是到小卖部使用公用电话。有时候晚了,小卖部关门了,老吴只能拿着BB机干着急。
电话亭既没有关门时间,谈话又相对私密,渐渐深受老吴这种处于热恋中的年轻人的喜欢。老吴说,那时他居住在金尚小区,小区刚刚开发,周边设施还不完善,连一个电话亭都没有。为了打电话,他常常要步行十多分钟。这不是最焦心的,若遇上一两个人半天不挂电话,老吴就要排上几十分钟的队。有时候,女友也不知真实情况,等到老吴回电话了,女友那里又“爽约”了。
如今,老吴再也不用像那样打电话,曾经的女友也成了爱人。“以前打半小时也不觉得久,现在打一分钟就着急挂电话,我们真该好好反思一下了。”
电话亭承载浓浓的亲情
2000年,丹丹到北京上大学,对于还在上学的丹丹来说,拥有一部手机还比较奢侈。那时候,大家人手一台BB机,一般都是靠着BB机联络感情。
丹丹还记得,刚进大学时,大一新生被学校拉到北京郊区军训。大家都是第一次离开家,军训艰苦,饭菜也吃不惯,思乡的情绪涌上心头。然而,部队管理非常严格,不允许新生们给家里打电话。丹丹说,有一天轮到她半夜站岗,趁着大家都睡着了,她一个人跑到附近的电话亭给家里打电话。此时已经凌晨1点,父母还以为出了什么事,惊了一身冷汗。
后来,丹丹恋爱了。随着电话的普及,学校也在每个宿舍安装了电话。可是,丹丹依然喜欢跑到宿舍楼底下的电话亭打电话。“宿舍人多,打电话不方便。”在丹丹看来,电话亭承载着不仅仅是浓浓的亲情,还有甜蜜的爱情。
【市民反映】
电话亭被当成公厕很多年
看到晨报关于电话亭现状的报道,市民郑金汉一早就向晨报反映,禾祥东路和金榜路交叉口附近一电话亭被当成公厕已经好几年了。郑金汉介绍,该电话亭附近有一个自发形成的小劳动力市场,每天都聚集了不少做杂工的工人。他们每天在这里揽活,没事干的时候就打牌聊天抽烟。因为附近没有公厕,工人们就地解决,相对私密的电话亭就成了他们的“方便”之处。
“工人们一般是早上聚集在这,就那样光天化日在电话亭里小便。”如此场景,郑先生已见过多次。他每天上下班都要途经此处,几乎天天都能见到满地尿渍,散发出阵阵恶臭,“尤其是夏天、正午有太阳的时候”。如今,电话亭旁工地施工有围挡,人行道很窄,郑先生上下班都会刻意避开此处。
“在电话亭里小便实在有碍观瞻。”郑先生认为,将电话亭修好维护好是个办法,索性将其拆掉也是办法,毕竟使用率如此之低。“即便只做个广告栏,也应该有人维护打理。”郑先生说。
“我见过公园里有人将狗拴在电话亭上。”市民詹先生告诉记者。因当时被拴的那条狗体型巨大,很不安分,詹先生印象深刻。
詹先生介绍说,当时狗绳就被系在电话亭侧面阶梯形的铁管上,看起来像狗主人的一名男子站在旁边与另一人聊天。
“当时就怕狗再多使劲拽几下,就将电话亭直接拽倒了。了”詹先生说。他希望电话亭可以改造成其他便民设施,发挥新功能。
【征集令】
你还记得电话亭吗?
调查过程中,记者随机采访了部分路人。在不少人印象中,厦门已无电话亭。更有青少年表示,从没用过电话亭的电话,甚至不知道IC卡为何物。市民小许表示,最近一次接触电话亭是为了躲雨。
过去,电话亭给我们带来了极大便利。如今,它却落入尘埃里,被大多数人遗忘。现在它过得如何?未来的它何去何从?
如果你也关注厦门街头的电话亭,如果你见过什么电话亭乱象或有什么建议,请通过晨报热线8080000告诉我们! |